第4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不定还会被别人诬陷别有用心图谋不轨,而陈靳早就老了,为大梁征战了这么多年陈靳的脊梁早就弯曲了下来,并深深地感到他的生命正随着他的年龄一点一点的流逝,说不定哪一天他就会忽然的倒下。
  可他还不想死,他死了谁有能力带领大梁的将士继续戊守大梁西北这块饱受摧残的土地?谁来保护这块土地上苦难深重的人民?
  他的儿子?
  呵,这跟本不肯能。
  陈敬虽然被他手底下的将士们称呼为少将军,可是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几斤几两,少时虽然也曾将他待在身边,可是一个月之前收复栗成的那场战争,他给了他和三皇子一共五万人马可他还是吃亏了。
  五万对五千,匈奴人几乎一个损失都没有,而他们却损失了几千人!
  所以陈敬不行,撑死了顶多只能成为一个将才,也或许他也有成为一军统帅的希望,可他不能再等了,他没有时间了。
  至于想要为了大梁沙场杀敌保护大梁疆土,又对治军有兴趣的司徒元嚣陈靳就更不可能指望他了,不为什么,就因为他最终将会成为藩王!
  而藩王掌军迟早会造成天下大乱!
  皇室不会允许,陈靳自己也不可能将一个皇子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他守护了多年的心血决不会允许任何人破坏。
  因此陈靳将目光放进了自己的麾下,可是令他无奈的是,在朝廷对外保守退缩的对政策下,大梁将士们的烈性早就已经快要消磨殆尽了。
  匈奴人太勇猛,大梁将士在与之作战时总是败多胜少,战败的信息一次又一次频繁地往朝廷送,有时快马加鞭的八百里紧急军情就像那阎王的催魂符一样,在大梁的土地上惊慌而又不怀好意的肆意飞驰而过,把朝野的文武百官吓住了,把大梁的天子也吓住了。
  所以朝廷应对匈奴袭扰的政策永远也只有一个命令,守,不惜一切代价的死守!
  因为只有守才能让他们安心,才能让他们踏实,也只有守才能让他们永远不必遭受死亡的威胁,守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可以权势滔天,美女如云,高床软枕,夜夜笙歌!
  哪管背后的西北洪水滔天!
  可是打仗是需要血性的,一个守字生生地扼杀了所有西北边军对抗匈奴的血性,让他们变得软弱,畏缩,在面对敌人的刀剑之时只能畏惧地对抗,让敌人更容易地将他们的头颅砍下。
  试问这样只知道守而不知道进攻的军人能打胜仗?
  因此西北的边军才会一年比一年弱,甚至于需要用倍敌于十的人数才能战胜敌人,而且军中的年轻将领也是一代比一代更孱弱,几无可用之人。
  现在陈靳手下对带兵打仗能称得上优秀的人只有一个孙武,此人生得勇猛,领兵作战也有几分本事,但可惜的是陈靳看出此人心思不正,太过汲于名利声色,如果真的将西北十万常备军交到他的手中,天下早晚要被他搅得天翻地覆。
  所以陈靳急啊,他不可能永远是西北军的统帅,也不可能为大梁永远戊守在西北的这块土地上,因此他必须找到一个可以替代他的人,为他也为大梁撑起西北这片天。
  而今日的这个小子很有意思,年纪轻轻就能够在几句话之间点出了被胜利这层华丽外衣所掩盖下的腐烂,不看他的才能但光是这份眼光就超出了所有人,也许……
  陈靳默默地抬头看了一眼西北夜晚漆黑的天空,听着耳边呼啸而过的凛冽热风,又继续踏着沉稳的步伐继续往前走了。
  身后的几个将领看着统帅突然疲惫下来的身影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便跟了上去了,只有孙武在所有人都跟上去后眼中露出一缕精光,最后便也跟了上去了。
  庆功宴结束后的第三天赵子慕的眉头突然开始跳个不停,心里忽然就弥漫上了浓浓的不安,而这不安来自于林庆。
  林庆一直留守在栗城,而他们获胜的消息也是当天就传了回去,按照时间他们接到消息之后在今晚肯定能赶过来了。
  因为林庆作为监军肯定会密切关注着大梁与朝廷的这场战争,而战争胜利了林庆肯定会证实一下,所以他肯定会在接到捷报以后迅速地赶往沙城,更何况她在这里他也没理由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没多久赵子慕的不安便被证实了,林庆在赶往沙城的途中突然被匈奴截杀并被逼出大梁境外的消息传了回来,满营震惊,西北的所有将士都哗然。
  原来林庆听到胜利的消息之后为了尽快赶到沙城,便轻装简骑,仅带了一千多人马便往沙城的方向快速地赶往,而本来按速度他们那只队伍应该在第二天便到到达的,却不料第二天天快擦黑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一支匈奴的人马从背后偷袭他们,且人数巨大,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周围边镇的队伍都被拉走了,即使求援也无人可以救援他们。
  因此,他们只能越退越远,直到被逼出了疆境,进入了大草原之中,而那是匈奴人的天下。
  所有人知道消息后都不敢置信,脸上露出了担忧的表情,脸上却不见一丝的慌张,林庆紧急召集众将商议怎么营救林庆,然而却始终一直没有得出一个章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