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文宁因为韦氏的遭遇,对自己的父亲太子李亨心存芥蒂,略过那些尚且不知事的小孩子不提,这些事情看在李俶、李倓等人的眼中,也是同样的心中各有计量了……
  就在朱雀大街路边的一家茶馆楼上,萧恒一直看着李倓和李文宁两人骑马的身影消失在暮色中,方才漫不经心的收回了目光,才一抬头,便看到,自家兄弟萧悟、还有燕国公府上的九郎张岱,正有志一同、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
  萧恒被他们两个的目光盯得顿时失笑,端起杯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方才好笑道:“你们两个盯着我做什么?”
  “你刚刚看什么呢,那么认真?”面对自己的亲兄长,萧悟说话自然随心所欲。
  至于张岱,既然有萧悟开口了,他便只是安安静静的听着,只是眼睛却一眨不眨,摆明了同样的满心好奇。
  “只是碰巧看到一个认识的人刚刚过去了。”萧恒笑着回答道。
  “谁?”
  “是谁?”萧悟和张岱几乎是异口同声道。
  萧恒也不在意,端着杯盏,放轻声音低低的笑道:“东宫,李文宁。”
  顿了顿,不等两个小的做出反应,萧恒便直接继续道:“她骑着马,应该是刚刚从城外回来的。”
  这个时候,张岱的反应也快了起来,尤其他的母亲宁亲公主乃是太子李亨一母同胞的亲妹妹,自然更加清楚近来东宫的事情。
  “出家了的太子妃韦氏……?”张岱没出声,只是用嘴型向萧恒和萧悟两人示意道。
  萧悟下意识的看向萧恒,萧恒则是略微点了点头,同样轻声道:“或许!”
  关系好的张岱和萧悟忍不住互相对视了一眼。
  萧恒将他们两人的小动作看在眼里,面上不动丝毫,却心中暗道,在太子李亨竭力和韦氏撇清关系的时候,李文宁如此举动,虽说是重情,可是,却也很容易一个不小心便触怒太子乃至圣人。
  至于李倓,应该是为了陪着李文宁而已。
  说实话,自从萧燕绥突然神来一笔一般,竟然高高兴兴的随着祖父萧嵩回了兰陵老家,并且,临别之前,也没有专程给李倓或者是张岱等人留书一封,说明自己的行踪,原本对李倓尤为戒备的萧恒,反而突然就放下心来。
  李倓生母地位卑微,母族不显,从身份上来说不占嫡长,唯一值得注意的一点,也不过是他和太子长子李俶兄弟两个关系亲近而已。
  但是,这点身份,在没有了自家妹妹萧燕绥很重视他的前提之后,如今的形势下,自然完全不值得萧恒去特别重视——尤其是,徐国公府无心去争什么从龙之功,对于东宫之争,就只想远远的避开。
  ·
  钓鱼看似简单,其实却是个很有门道的事情。
  只不过,有些时候,技术和门道,反而抵不过运气,萧燕绥第一次跟着祖父萧嵩来玩,兴许是初学者的运气总要旺一些,到了暮色时分,竟是收获了两条大鱼!
  湖边的雨早就停了,萧燕绥和萧嵩也都各自脱下了身上披着的蓑衣。
  萧燕绥站起身来,一边帮忙收着两人的鱼竿,一边还和正拎着鱼篓打量今日一天收获的萧嵩说道:“阿翁,回头咱们在钓线上邻着水面的的位置上绑两根鹅毛,这样,回头鱼一咬钩,牵动鱼线的时候,一眼便能看到。”
  “行!”萧嵩答应的格外干脆,也乐呵呵的笑道:“六娘你钓鱼钓得少,其实啊,这个鱼食上也有讲究!”
  萧燕绥随便应了一声,“嗯?”
  “不同的面食、活饵都是钓不同的鱼的。”萧嵩侃侃而谈,在这方面,竟是也颇有见地。
  萧燕绥随口帮他补充了一句,“在不同的时间、位置钓鱼,想来也是不一样的。”虽然她完全没这方面的经验,不过,按照生物群落的不同习性来判断,这么推测应该是没错。
  萧嵩笑道:“这个自然。”
  眼见着萧嵩已经把那一鱼篓大大小小的鱼都拿出来了,收拾好钓竿就放在旁边的萧燕绥琢磨了一下,提议道:“要不,我们把那些个头小的鱼都放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