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73节(2 / 4)
旁边盖着的饭斗里有事先烧好的饭菜,都是处理起来难度小的,吴凤英每天中午回家会把晚饭的材料准备好,晚上如果是宁振涛或宁知星先到家,他们便会动手煮饭。
如果是平时的宁振涛,他肯定会故意慢腾腾地干活,需要干的活是定好了的,干得越慢,平均下来每个时间段干的活就越少。
可是吧,偷懒的前提是好脾气的大嫂心情好,这要是遇到大嫂心情不好……他还是很有求生欲的!
宁知星脸色迅速黯淡,看着那锅分量不小的汤,宁知星感觉到了压力。
吃不胖不是她的错!她去医院检查过的,医生也说了,她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也没有缺乏营养的表现,身高发育情况比同龄人还要明朗许多。
可就是因为她瘦,她便成了小叔和妈妈,乃至于周遭所有人眼里的“珍稀保护动物”,每天到晚投喂从来不停,相比之下,只会投喂糖果的肖烨简直是救命恩人级别了。
说曹操曹操到,两人的话音刚落,吴凤英就进屋了。
听到吴凤英走路的声音,宁振涛便迅速地和宁知星对视一眼,交换了眼神。
这每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是如此,哪怕一个呼吸重了,那也能一眼看出情绪的不对劲之处。
宁知星把保温桶往桌上一放,迅速地跟在小叔身后乖乖出门:“妈,你回来了。”
吴凤英心情不好,可没有和女儿、小叔子撒气的想法,她挥挥手示意着拿饭上桌,便准备开始吃饭。
宁奶奶所传承的家族传统这是刻到了全家人的骨子里,吃饭的时候绝不能带着情绪,要珍惜眼前的饭菜,抱着这样的想法,这段饭倒是吃得一切如常。
——除了宁知星。
喝到第二碗汤的时候,宁知星便怀念起了二叔和哥哥。
妈妈喊她喝汤的时候,爸爸和小叔总是毫无反抗之力,跟着赞同。
可二叔和哥哥就不一样了,他们会帮他一起喝,或是想着办法说服妈妈放下这种执念。
吃过了饭,大家收拾的动作都很迅速,三个人一人干一点,没一会家务便告一段落。
干家务也是需要技巧的,妈妈刚来那两天,小叔那粗糙、随意地干活模式是被妈妈说教了好一阵,不过现在随着小叔干家务能力的突飞猛进,妈妈已经越来越少做出点评了。
宁知星私下听妈妈说过一回,按照妈妈的评判标准,小叔这是以后单身一辈子都能把自己照顾好的水平了。
想起母亲当时那春风拂面与有荣焉的表情,宁知星就无言以对。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奶奶和妈妈就一致觉得小叔要单身一辈子了,而且还是会过得乱七八糟的那种单身一辈子。
这件事还是不要让小叔知道好了,宁知星有预感,小叔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气成河豚的。
吴凤英:“我有点烦恼。”
宁家人对于把烦恼放在台面上说不太介意,只是烦恼也分轻重,如果心里确实觉得家人帮不上忙且只会横增负担的,那便也会瞒着。
吴凤英自诩自己目前遇到的并非天大的烦恼,她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很有信心,只是心里有想吐槽的想法,便把这事拿出来同小叔子和阿星分享了。
“你们说省城的妇联工作怎么会比咱们老家还烦人呢?”她颇有微词,“明明这里的人更有钱,也更有出路,怎么就过成这样呢?”
吴凤英刚被调任到这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这里居然只有文书工作,好像只要坐在办公室盖章就能解决问题。
她放心不下,便开始四处调查,吴凤英在和人聊天上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总能不知不觉地套出别人的八卦,她拿着小马扎四处找人扎堆聊天,越聊却越觉得不对。
省城的妇女儿童遇到的问题完全不比村里和县城里少,可偏偏他们一个不说,一副家丑不肯外扬的样子。
而且都闹得不可开交了,他们居然还能这么打着圆场过下去。 ↑返回顶部↑
如果是平时的宁振涛,他肯定会故意慢腾腾地干活,需要干的活是定好了的,干得越慢,平均下来每个时间段干的活就越少。
可是吧,偷懒的前提是好脾气的大嫂心情好,这要是遇到大嫂心情不好……他还是很有求生欲的!
宁知星脸色迅速黯淡,看着那锅分量不小的汤,宁知星感觉到了压力。
吃不胖不是她的错!她去医院检查过的,医生也说了,她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也没有缺乏营养的表现,身高发育情况比同龄人还要明朗许多。
可就是因为她瘦,她便成了小叔和妈妈,乃至于周遭所有人眼里的“珍稀保护动物”,每天到晚投喂从来不停,相比之下,只会投喂糖果的肖烨简直是救命恩人级别了。
说曹操曹操到,两人的话音刚落,吴凤英就进屋了。
听到吴凤英走路的声音,宁振涛便迅速地和宁知星对视一眼,交换了眼神。
这每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是如此,哪怕一个呼吸重了,那也能一眼看出情绪的不对劲之处。
宁知星把保温桶往桌上一放,迅速地跟在小叔身后乖乖出门:“妈,你回来了。”
吴凤英心情不好,可没有和女儿、小叔子撒气的想法,她挥挥手示意着拿饭上桌,便准备开始吃饭。
宁奶奶所传承的家族传统这是刻到了全家人的骨子里,吃饭的时候绝不能带着情绪,要珍惜眼前的饭菜,抱着这样的想法,这段饭倒是吃得一切如常。
——除了宁知星。
喝到第二碗汤的时候,宁知星便怀念起了二叔和哥哥。
妈妈喊她喝汤的时候,爸爸和小叔总是毫无反抗之力,跟着赞同。
可二叔和哥哥就不一样了,他们会帮他一起喝,或是想着办法说服妈妈放下这种执念。
吃过了饭,大家收拾的动作都很迅速,三个人一人干一点,没一会家务便告一段落。
干家务也是需要技巧的,妈妈刚来那两天,小叔那粗糙、随意地干活模式是被妈妈说教了好一阵,不过现在随着小叔干家务能力的突飞猛进,妈妈已经越来越少做出点评了。
宁知星私下听妈妈说过一回,按照妈妈的评判标准,小叔这是以后单身一辈子都能把自己照顾好的水平了。
想起母亲当时那春风拂面与有荣焉的表情,宁知星就无言以对。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奶奶和妈妈就一致觉得小叔要单身一辈子了,而且还是会过得乱七八糟的那种单身一辈子。
这件事还是不要让小叔知道好了,宁知星有预感,小叔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气成河豚的。
吴凤英:“我有点烦恼。”
宁家人对于把烦恼放在台面上说不太介意,只是烦恼也分轻重,如果心里确实觉得家人帮不上忙且只会横增负担的,那便也会瞒着。
吴凤英自诩自己目前遇到的并非天大的烦恼,她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很有信心,只是心里有想吐槽的想法,便把这事拿出来同小叔子和阿星分享了。
“你们说省城的妇联工作怎么会比咱们老家还烦人呢?”她颇有微词,“明明这里的人更有钱,也更有出路,怎么就过成这样呢?”
吴凤英刚被调任到这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这里居然只有文书工作,好像只要坐在办公室盖章就能解决问题。
她放心不下,便开始四处调查,吴凤英在和人聊天上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总能不知不觉地套出别人的八卦,她拿着小马扎四处找人扎堆聊天,越聊却越觉得不对。
省城的妇女儿童遇到的问题完全不比村里和县城里少,可偏偏他们一个不说,一副家丑不肯外扬的样子。
而且都闹得不可开交了,他们居然还能这么打着圆场过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