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8)(3 / 4)
他仿佛看见满身伤痕的袁满从这片火海中走出来,站在灰色天空下,拨开云端朝阳,毫不犹豫地朝外面的世界走去。她伸出手, 和空气中的火光, 尘埃, 灰烬挥了挥手, 画出一条明晰的界限。
大部分东西都烧掉了吧?
是啊, 到处是浓烟,火光蔓延到其他教室,全烧光了。吴女士遗憾地摇摇头,随后领他参观了翻修后的福利院。
翻修后的福利院建筑以白色为主, 六间教室,一个活动室, 两间教师办公室,还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和美术室。全部集中在一栋三层小楼里。一楼是活动休息的地方,二楼上课, 顶楼是办公室和档案室图书馆。
这个三层小楼旁是孩子们的宿舍,一楼有孩子们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照片里碧海蓝天下,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只有最近三年的照片?
吴女士点头,递给他几本相册:这两栋楼还是好心人捐赠的,没露面没留名,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是谁。
应该是杜渝生捐的,当年发掘袁满的那个男人。顾云风的声音忽然从他耳麦里传来:烧了人家的楼,怎么也该重新盖几个。
听起来顾云风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呆着,他有条不紊语言清晰地说:许教授,你把曹燕的照片找出来,问问她见过没。
他走过漫长的草坪,几个五六岁的孩子从活动室跑出来,直奔向旁边的长秋千。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三年前那吞噬一切的火灾似乎更像天赐的礼物,为每个人烧掉灾难带来新生。
他从手机相册里翻出曹燕的相片,选了一张最近的拿给吴院长:您回忆一下,最近两个月内,这位女士有没有来过星雨?
这是曹燕刚出狱时登记的照片,灰黑色的长发梳的整齐,脸色发黄,高颧骨,干枯瘦削。她那双眼睛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厌倦,脸上都是戾气。
吴院长接过手机,盯着照片看了好一会儿,平视前方若有所思,然后冲他点头:我还真有印象,一个多月前,这个女人来过。
她做了什么?
打听一个叫袁满的小姑娘。说有这么个人在星雨生活过十几年,我后来听别人说那是个小明星。她把一缕头发拨到耳后,接着说:我看她底气不是很足,估计她自己也不肯定,就推辞说这是个人隐私,无法透露。而且,我三年前才来这,来之前离开的那些孩子我不了解,他们的资料又在一场大火中付之一炬,踪迹自然是无从查起了。
那后来呢?她应该不甘心吧。
后来我让她登记一下姓名,我们现在访客都是必须使用有效身份证件登记的。她登记的信息我这有记录,不过都是纸质的,找起来麻烦。她抱歉地笑笑:许警官你需要吗?我放档案室了。
行,我们去找一下。跟随吴女士向三楼档案室走去,他敲了敲衣领上的麦克风,见顾云风又没了反应,只好自己问下去:这个女人登记后有什么反常举动吗?
她把登记簿上所有的人都查看了一遍,然后看到其中一个访客时,向我们详细打听了对方的情况。
那是一个登记姓名为白骑士的人。她抬起头,慢慢地说:唯独这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她看见名字的神情,就像见到了初恋情人。
拿出钥匙推开门,阴暗潮湿中特有的霉味扑面而来。档案室是一个朝北的房间,长年晒不到太阳,也很少有人进出。里面有几个两米多高的书架,吴院长拖出一个专用小梯子,从最上面一层书架拿出好几本册子。
白骑士。这是假名吧?
嗯。那个人来更早了,当时登记还不需要有效证件。具体时间我还得给找找,这访客记录啊,有好几本,都是最近三年的,有时候慈善机构搞活动,来的人能登记几十页。
那真是麻烦您了。他接过其中一本,一页页翻过去,一起寻找着这个中二到令人过目不忘的名字。
透过这间档案室的窗户能看到马路,主干道,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旁边有宽近十米的绿化带,不知道谁在上面种了十几株向日葵,在夹缝间仰望天空寻找阳光,长势不好但也在努力活着。
登记簿从三年前一直翻到了一年前。终于在二零二二年的三月,这个名字出现了。
在这里,姓名白骑士,这是联系方式,还有来访单位。吴院长指着来访单位上几个苍劲有力的汉字。
来访单位上写着月浦钢铁。
月浦钢铁?月浦区那家国有钢铁企业?他轻轻弯腰,找了把椅子坐下,胳膊靠在窗前的桌子上。
对对对,就是那个。她立即打了电话给当天上班的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后告诉许乘月:白骑士是一个中年男子,年纪大约四五十岁。 ↑返回顶部↑
大部分东西都烧掉了吧?
是啊, 到处是浓烟,火光蔓延到其他教室,全烧光了。吴女士遗憾地摇摇头,随后领他参观了翻修后的福利院。
翻修后的福利院建筑以白色为主, 六间教室,一个活动室, 两间教师办公室,还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和美术室。全部集中在一栋三层小楼里。一楼是活动休息的地方,二楼上课, 顶楼是办公室和档案室图书馆。
这个三层小楼旁是孩子们的宿舍,一楼有孩子们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照片里碧海蓝天下,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只有最近三年的照片?
吴女士点头,递给他几本相册:这两栋楼还是好心人捐赠的,没露面没留名,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是谁。
应该是杜渝生捐的,当年发掘袁满的那个男人。顾云风的声音忽然从他耳麦里传来:烧了人家的楼,怎么也该重新盖几个。
听起来顾云风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呆着,他有条不紊语言清晰地说:许教授,你把曹燕的照片找出来,问问她见过没。
他走过漫长的草坪,几个五六岁的孩子从活动室跑出来,直奔向旁边的长秋千。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三年前那吞噬一切的火灾似乎更像天赐的礼物,为每个人烧掉灾难带来新生。
他从手机相册里翻出曹燕的相片,选了一张最近的拿给吴院长:您回忆一下,最近两个月内,这位女士有没有来过星雨?
这是曹燕刚出狱时登记的照片,灰黑色的长发梳的整齐,脸色发黄,高颧骨,干枯瘦削。她那双眼睛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厌倦,脸上都是戾气。
吴院长接过手机,盯着照片看了好一会儿,平视前方若有所思,然后冲他点头:我还真有印象,一个多月前,这个女人来过。
她做了什么?
打听一个叫袁满的小姑娘。说有这么个人在星雨生活过十几年,我后来听别人说那是个小明星。她把一缕头发拨到耳后,接着说:我看她底气不是很足,估计她自己也不肯定,就推辞说这是个人隐私,无法透露。而且,我三年前才来这,来之前离开的那些孩子我不了解,他们的资料又在一场大火中付之一炬,踪迹自然是无从查起了。
那后来呢?她应该不甘心吧。
后来我让她登记一下姓名,我们现在访客都是必须使用有效身份证件登记的。她登记的信息我这有记录,不过都是纸质的,找起来麻烦。她抱歉地笑笑:许警官你需要吗?我放档案室了。
行,我们去找一下。跟随吴女士向三楼档案室走去,他敲了敲衣领上的麦克风,见顾云风又没了反应,只好自己问下去:这个女人登记后有什么反常举动吗?
她把登记簿上所有的人都查看了一遍,然后看到其中一个访客时,向我们详细打听了对方的情况。
那是一个登记姓名为白骑士的人。她抬起头,慢慢地说:唯独这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她看见名字的神情,就像见到了初恋情人。
拿出钥匙推开门,阴暗潮湿中特有的霉味扑面而来。档案室是一个朝北的房间,长年晒不到太阳,也很少有人进出。里面有几个两米多高的书架,吴院长拖出一个专用小梯子,从最上面一层书架拿出好几本册子。
白骑士。这是假名吧?
嗯。那个人来更早了,当时登记还不需要有效证件。具体时间我还得给找找,这访客记录啊,有好几本,都是最近三年的,有时候慈善机构搞活动,来的人能登记几十页。
那真是麻烦您了。他接过其中一本,一页页翻过去,一起寻找着这个中二到令人过目不忘的名字。
透过这间档案室的窗户能看到马路,主干道,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旁边有宽近十米的绿化带,不知道谁在上面种了十几株向日葵,在夹缝间仰望天空寻找阳光,长势不好但也在努力活着。
登记簿从三年前一直翻到了一年前。终于在二零二二年的三月,这个名字出现了。
在这里,姓名白骑士,这是联系方式,还有来访单位。吴院长指着来访单位上几个苍劲有力的汉字。
来访单位上写着月浦钢铁。
月浦钢铁?月浦区那家国有钢铁企业?他轻轻弯腰,找了把椅子坐下,胳膊靠在窗前的桌子上。
对对对,就是那个。她立即打了电话给当天上班的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后告诉许乘月:白骑士是一个中年男子,年纪大约四五十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