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3 / 4)
李将军咬了咬下唇,目光从朝堂之上扫过,思索了一下,开口道:“臣觉得赵楹将军最为合适。”
他话刚落,沉寂的朝堂突然又喧闹起来,有人连声附和:“对对对,怎么把赵将军忘了,若是由赵将军率军出征的话,此战必胜。”
伏玉垂下头,目光落到陈原脸上,他唇畔虽然还带笑意,却看不出分明的愉悦。伏玉知道他对这个提议并不怎么满意。
这个赵楹,就是当日率大军将贺鸿仪逐出京城的赵将军,他对陈原忠心耿耿,现在正驻守在河东一地,与西北贺鸿仪的守军遥遥相望,那是陈原安插在西北部防备贺鸿仪的一道屏障。而现在若是将这道屏障撤掉,难免贺鸿仪不会趁虚而入,毕竟他已经在西北蛰伏了三年,除了先前行宫刺杀事件算是一个小动作,不管是伏玉还是陈原,都不相信他还能按捺的住。
甚至伏玉忍不住怀疑,西南突起战事,西里势如破竹,未必没有贺鸿仪的助力。他看的出来,陈原也看的出来。虽然当年陈原把朝中清理了一遍,但却不能保证就不再有贺鸿仪的人在,贺鸿仪说不定对南夏现在的朝堂局势早已摸的一清二楚,所以派人刻意去煽动西里,而自己在西北虎视眈眈,他在逼陈原做选择。
对陈原来说,西南不能丢,西北也不能不防。
陈原目光在那李将军脸上停留了片刻:“赵将军驻守河东,如何出征西南?”
那李将军语噎,思索了一下,还是觉得赵楹是最好的选择,忍不住又道:“赵将军驻守河东三年,河东都平安无事,况且,如若赵将军亲率大军南下,用最快地速度收复西南,就算河东临时有变,河东守军是赵将军亲手调教起来,应该也能撑到赵将军回援,到时候西南战事平定,西北也相安无事,岂不是两全的好事。”
伏玉听见那李将军的话,嘴角微微翘了一下,他觉得这李将军别的没说错,他倒是确实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好手。他平复了唇边的笑意,眼底带着懵懂,看向陈原:“姑丈以为如何?”
陈原微垂下眼帘,似乎是思考了一会,半天才开口:“赵将军不能离开河东。”说到这儿,他抬起头,“若是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今日早朝就且到这儿吧。”
“那,西南那儿……”伏玉忍不住道。
陈原抬眼看他:“先命人准备粮草,派两万前军先赶赴西南支援当地守军缓解西里攻势,待元帅选定后再率大军出发,收复失地。”
伏玉点头:“那就依姑丈的安排吧。”说完,他站起身来,“那就散朝吧。”
伏玉带着苍临一路回了长乐宫,他将朝服脱掉,换上一身更为轻便的常服,回手给自己倒了杯茶,抬眼看向苍临:“你一路上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是有什么心事吗?”
苍临一愣,随即摇头:“我只是在想,西南的战事究竟会如何。”他咬了一下嘴唇,“西里毕竟是异族,他们连下西南四城,那四城的百姓……又该怎么办?”
伏玉微垂下眼眸,这也是他的顾虑,不管他多不想当这个皇帝,现在毕竟表面来看,是他坐到这个位置,南夏先祖南征北战打下的江山,如果在他的手里易主,他也不过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可是若是连累百姓受异族屠戮,那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接受的事。
他舔了舔下唇,轻轻地叹了口气:“依着今日陈原的状态,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赵楹离开河东,率大军去西南,那朝中还有何人能够一战?”
苍临沉默了一会,突然开口:“其实还有一个人。”
伏玉抬起头看他,眼底带着一点期待:“是谁?”
“陈原。”
第五十五章
伏玉与苍临的担忧, 很快就有了答案, 三日之后早朝之上, 陈原宣布,将由他本人为行军元帅,亲率大军赶赴西南迎战西里国。
陈原这一决定一出, 整个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沉寂了片刻之后,朝臣们开始了窸窸窣窣的讨论, 陈原一直安静地站在大殿中央, 嘴角噙着笑意由着他们去争论,直到争论声止, 大殿之上又重新安静下来。
陈原双手背负在身后,目光掠过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 之后,淡淡地开口:“列位同僚若有意见但说无妨。”
没有人会在这种时候站出来, 陈原刚刚宣布的是他的决定,并不是拿出来与众人讨论。更何况,纵观满朝上下, 在这种时候, 除了陈原,他们也想不到还有什么人能够率军出征。
众人的反应似乎都在陈原的预料之中,他扬了扬唇角,露出笑意:“那本官不在京中的这段时日,就由正议大夫苏坤代替本官协理朝政, 至于皇城护卫就由备身郎将荀成负责。还望诸位能够齐心协力辅佐陛下,安然度过这段时间才是。”
众人沉默了一会,终于纷纷躬身:“臣等势必听从太尉大人教诲,辅佐陛下,恪守本分。”
陈原笑了一下:“这样最好不过。”
无论陈原内心究竟是如何考量,最终做了这个亲自出征的决定,对伏玉来说,这都在他的心底掀起了波澜。陈原前去西南肯定不会独自一人,他的一众亲信都会随他同去,纵使他将朝中诸事安排妥当,但对伏玉来说,这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那个苏坤据说与陈原交好多年,陈原对此人格外的信任,不然也不会放心把他的一双儿女一个送到伏玉身边做了帝师,另一个干脆当了皇后。但依着伏玉在朝中的观察和从苏和与苏皇后那里旁敲侧击的打听,苏坤此人甚是圆滑,多年来所做所有都只为了自保,倒是未必真的对陈原死心塌地。 ↑返回顶部↑
他话刚落,沉寂的朝堂突然又喧闹起来,有人连声附和:“对对对,怎么把赵将军忘了,若是由赵将军率军出征的话,此战必胜。”
伏玉垂下头,目光落到陈原脸上,他唇畔虽然还带笑意,却看不出分明的愉悦。伏玉知道他对这个提议并不怎么满意。
这个赵楹,就是当日率大军将贺鸿仪逐出京城的赵将军,他对陈原忠心耿耿,现在正驻守在河东一地,与西北贺鸿仪的守军遥遥相望,那是陈原安插在西北部防备贺鸿仪的一道屏障。而现在若是将这道屏障撤掉,难免贺鸿仪不会趁虚而入,毕竟他已经在西北蛰伏了三年,除了先前行宫刺杀事件算是一个小动作,不管是伏玉还是陈原,都不相信他还能按捺的住。
甚至伏玉忍不住怀疑,西南突起战事,西里势如破竹,未必没有贺鸿仪的助力。他看的出来,陈原也看的出来。虽然当年陈原把朝中清理了一遍,但却不能保证就不再有贺鸿仪的人在,贺鸿仪说不定对南夏现在的朝堂局势早已摸的一清二楚,所以派人刻意去煽动西里,而自己在西北虎视眈眈,他在逼陈原做选择。
对陈原来说,西南不能丢,西北也不能不防。
陈原目光在那李将军脸上停留了片刻:“赵将军驻守河东,如何出征西南?”
那李将军语噎,思索了一下,还是觉得赵楹是最好的选择,忍不住又道:“赵将军驻守河东三年,河东都平安无事,况且,如若赵将军亲率大军南下,用最快地速度收复西南,就算河东临时有变,河东守军是赵将军亲手调教起来,应该也能撑到赵将军回援,到时候西南战事平定,西北也相安无事,岂不是两全的好事。”
伏玉听见那李将军的话,嘴角微微翘了一下,他觉得这李将军别的没说错,他倒是确实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好手。他平复了唇边的笑意,眼底带着懵懂,看向陈原:“姑丈以为如何?”
陈原微垂下眼帘,似乎是思考了一会,半天才开口:“赵将军不能离开河东。”说到这儿,他抬起头,“若是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今日早朝就且到这儿吧。”
“那,西南那儿……”伏玉忍不住道。
陈原抬眼看他:“先命人准备粮草,派两万前军先赶赴西南支援当地守军缓解西里攻势,待元帅选定后再率大军出发,收复失地。”
伏玉点头:“那就依姑丈的安排吧。”说完,他站起身来,“那就散朝吧。”
伏玉带着苍临一路回了长乐宫,他将朝服脱掉,换上一身更为轻便的常服,回手给自己倒了杯茶,抬眼看向苍临:“你一路上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是有什么心事吗?”
苍临一愣,随即摇头:“我只是在想,西南的战事究竟会如何。”他咬了一下嘴唇,“西里毕竟是异族,他们连下西南四城,那四城的百姓……又该怎么办?”
伏玉微垂下眼眸,这也是他的顾虑,不管他多不想当这个皇帝,现在毕竟表面来看,是他坐到这个位置,南夏先祖南征北战打下的江山,如果在他的手里易主,他也不过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可是若是连累百姓受异族屠戮,那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接受的事。
他舔了舔下唇,轻轻地叹了口气:“依着今日陈原的状态,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赵楹离开河东,率大军去西南,那朝中还有何人能够一战?”
苍临沉默了一会,突然开口:“其实还有一个人。”
伏玉抬起头看他,眼底带着一点期待:“是谁?”
“陈原。”
第五十五章
伏玉与苍临的担忧, 很快就有了答案, 三日之后早朝之上, 陈原宣布,将由他本人为行军元帅,亲率大军赶赴西南迎战西里国。
陈原这一决定一出, 整个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沉寂了片刻之后,朝臣们开始了窸窸窣窣的讨论, 陈原一直安静地站在大殿中央, 嘴角噙着笑意由着他们去争论,直到争论声止, 大殿之上又重新安静下来。
陈原双手背负在身后,目光掠过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 之后,淡淡地开口:“列位同僚若有意见但说无妨。”
没有人会在这种时候站出来, 陈原刚刚宣布的是他的决定,并不是拿出来与众人讨论。更何况,纵观满朝上下, 在这种时候, 除了陈原,他们也想不到还有什么人能够率军出征。
众人的反应似乎都在陈原的预料之中,他扬了扬唇角,露出笑意:“那本官不在京中的这段时日,就由正议大夫苏坤代替本官协理朝政, 至于皇城护卫就由备身郎将荀成负责。还望诸位能够齐心协力辅佐陛下,安然度过这段时间才是。”
众人沉默了一会,终于纷纷躬身:“臣等势必听从太尉大人教诲,辅佐陛下,恪守本分。”
陈原笑了一下:“这样最好不过。”
无论陈原内心究竟是如何考量,最终做了这个亲自出征的决定,对伏玉来说,这都在他的心底掀起了波澜。陈原前去西南肯定不会独自一人,他的一众亲信都会随他同去,纵使他将朝中诸事安排妥当,但对伏玉来说,这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那个苏坤据说与陈原交好多年,陈原对此人格外的信任,不然也不会放心把他的一双儿女一个送到伏玉身边做了帝师,另一个干脆当了皇后。但依着伏玉在朝中的观察和从苏和与苏皇后那里旁敲侧击的打听,苏坤此人甚是圆滑,多年来所做所有都只为了自保,倒是未必真的对陈原死心塌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