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2)(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彧说:我替你宽衣。
  裴凛之没有拒绝,微张着胳膊,让萧彧帮他宽衣。
  待萧彧帮他宽了衣,他又帮萧彧宽了衣,两人下了浴池,裴凛之将萧彧拥在怀里,在他耳畔喃喃地说:想死我了。
  萧彧回抱着他,嗅着他身上淡淡的汗味,顿时觉得每个细胞都满足了:我也是。太好了,以后我们就不用分开这么久了。
  第140章 迁都
  夜里, 萧彧终于不用孤枕而眠。他枕在裴凛之胳膊上,将腿搭在他的腿上,也不嫌热, 一会儿工夫肌肤相贴的地方便黏糊糊的, 他便移开,待汗干了,又将腿搭上去。
  裴凛之就任由他这么粘着自己, 这样的温存太难得了,若不是太热,他都想将人抱到自己身上来睡。
  裴凛之闭着眼, 想到回到建业,那帮大臣又该逼着他立后纳妃了, 心中没来由烦躁, 他摇摇头,将这个念头晃出脑袋, 好不容易才重聚,不要去想那些烦心事。
  萧彧发现腿上又冒汗了,正要将腿移开, 却被裴凛之制止了,他将自己搂进怀里, 吻又落了下来。
  喘息的空档, 萧彧问:不累吗?还不睡。
  裴凛之吮吻一下:不累。趁着此刻还无人干预, 他要多享受一下他们的美好时光。
  八月初一,番禺城外的珠江码头被密密麻麻的官船和民船停满了。
  朝中官员携着家眷,各部挑选的技工、艺人拖儿带女, 护送的将士们纷纷登上官船, 甚至还有好几艘船上载满了杂交稻种、蔬菜棉花等种子。
  民船上则是跟随着一起北迁的读书人、商人。
  萧彧与裴凛之最后登上王船, 在几艘战船的引航下,扬帆起航,顺江而下。
  萧彧回头看着渐行渐远的番禺城,东西新城区才刚刚竣工,还没来得及看它们繁华兴盛起来,他们就要离开了,说不遗憾那是假的。
  不过他相信,番禺城肯定会繁荣起来的,因为它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阿平跟在萧彧身边,用手指揪着他的下裳,兴奋而紧张地看着浩浩荡荡上百艘船的队伍:爹爹,建业大不大?能装得下我们这么多人吗?
  萧彧低头,笑看着总角的小少年:当然能,建业比番禺还大呢,再比这多几倍也能装下。
  阿平松了口气:那就好。建业也有学塾吗?
  萧彧摇头:建业还没有学塾,应该有私塾。不过爹爹马上就会为办学塾,让你很快就能交上新朋友。
  阿平笑得缺牙都露了出来:太好了,谢谢爹爹!
  裴凛之看着这对父子,有些犹豫要不要提醒他们,建业可不比番禺安全,真要让阿平跟平民孩子一起上学塾吗?不然还是像他们从前那样,找一帮官宦子弟一起学习?不过还是得看萧彧的意思。
  他们这支船队极其壮观,顺流而下,入海之后顺风顺水,数天工夫,便到了建业。
  坐镇建业的萧繇和关山亲自来迎接。建业城内无数百姓也都上街来围观,因为新皇帝来了。
  萧繇见面就朝萧彧报喜:恭喜皇兄,北面的益州、梁州、雍州、豫州等地刺史都来了信,表示遵皇兄为正统。
  萧彧笑着点头:那就好。这次北边没有大乱,倒也多亏了他们没有擅离职守。
  萧繇又说:皇兄,宫里被萧祎一把火烧了,现在还在修葺中,要不暂时住在原来的梁王府上?
  裴凛之接过话头:不用了,我与陛下已经商议好了,他住在我府上。
  萧繇扭头看着裴凛之:裴将军,这不太好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