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胡同养娃记 第35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可是听人说了,马向华那边成本控制的很好呐。
  再加上生产效率高,人家就硬生生的把成本压缩了百分之十。
  要是这条生产线也能把成本压缩下来,大家年底发奖金不就有了希望了?
  跟着肖翠凤干的这些人,大部分也都是以前厂子一起过来的,看见肖翠凤那样问,就在底下嘀咕:“这样说话没事吧,这可是总部的领导。”
  所有人对领导的认知,还是停留在以前的厂子,跟她们这些工人是不一样的。
  范晓娟没停筷子,她吃的少,鸡腿就没要,不过在吸溜北冰洋汽水,看她开始喝,其他人才好意思喝,这汽水可不便宜,一般人家庭不年不节的也不会买这玩意儿,这玻璃瓶儿可不能扔,人家还要回收呢,不过大热天喝上这么一口,真是感觉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
  既然肖翠凤自己都开口了,范晓娟缓缓的把那瓶橘子汽水放在地面上。
  她注意到了,这群女工战战兢兢的。
  想必什么企业都有,有华英厂朱厂长这样跟员工永远都在一条战线上的,也有很难相处的,范晓娟真的什么都见过,也能理解,她现在就是深入到群众中来,解决问题的嘛。
  “肖大姐,您比我年龄大十几岁,就让我叫您一声大姐。”
  “您说。”肖翠凤洗耳恭听。
  “咱们马大姐,不是跟你老相识吗,你去问问她不就知道了吗?”范晓娟知道肖大姐拉不下这个脸,但叫两边产品线这样一直梗着也不是办法。
  “马大姐在成本节约,效率提高上面有经验,您该跟她聊聊。”
  范晓娟合上饭盒盖子,顺手把餐盒收到大垃圾袋里面。
  很快,范晓娟被采访的那个文章,登上了《京市日报》的创业板块,笔者用很华丽的文字,描述了一个女企业家的创业人生.
  范晓娟也一下子在京市的时尚圈内打出来名气。
  第263章
  没想到京市日报报道以后,会引起社会上很大的反响,马上又有《妇女半边天》杂志找她约稿,她这忙的哪有时间去写稿子啊。
  于是让小孟打电话过去,委婉拒绝了对方。
  谁知道对方电话马上就打了过来:“要不您口述,我们找人写。”
  范晓娟发愁:“可是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啊,我之前做的事情,都在《京市日报》里面报道了。”
  对方显然不这样认为:“您上次说的,是站在集体的角度上,这回咱们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看待这件事情,我们《妇女半边天》主要是突出女性个人的历史地位的提升,我觉得您的个人事例就很好啊,事业跟家庭都处理的很好,您可以谈谈您的家庭跟孩子,还有您的丈夫,您事业上这样发展,肯定也得到了他不少的支持跟帮助吧!”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家里。
  秦星辰拿着报纸,在爸爸面前响亮的读了一遍:“爸爸,这是我妈妈呢。”
  秦江扶额:“我知道这是你妈妈。”
  女儿已经读了第五遍了。
  而且见人就问:“我妈妈上报纸了,你看到了吗?”
  其实秦江也觉得挺骄傲的,他定了一百份报纸来支持,学校放了五十份,剩下的五十份都分给邻居们了,胡同里头住着的都是老熟人,大家也都很会讲客气话。
  “哎哟,小范都上报纸了,那可真是威风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