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徐氏 第7节(2 / 4)
大约是刘氏靠得近了些,徐书怡闻到了从她嘴巴里出来的一股怪味,心里一下子膈应得厉害,提着包裹就大步往屋里走,嘴上仍旧客气地说道:“亲家,不好意思,不知道你要来。如果知道你今儿要来,我就不出去了。”
西边屋门口站着方氏母女俩,方氏一脸讨好地走了过来,说道:“娘,您回来了,辛苦了吧。今儿我娘来看我,还特意带了块猪肉,午饭咱们就做一盘萝卜炒肉,好不好?”
徐书怡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对从堂屋里走出来的崔兰花道:“兰花,你先把东西放进去。一会儿和娘一道去做饭。”她面上装得不动声色,心里却对刘氏的来意好奇起来。
吩咐完,徐书怡扭头对刘氏说道:“亲家,你在二郎媳妇屋里待会儿,我这就去给你做饭。”
刘氏忙冲着女儿使了个眼色,方氏会意,开口道:“娘,做饭的事哪用得着您?您一上午累了,陪着我娘坐下歇歇。”
来了,徐书怡心中暗道一声,随即说道:“那行,二郎媳妇,午饭便交给你了。”
第14章拒绝
八月中旬之时,刘氏的一个远房亲戚上门,特意给他们家说了个好消息。原来这位亲戚现在干出了一些名堂,遂打算提携刘氏的独子。
刘氏的儿子方力从前在私塾里上过一年学,远房亲戚想接他到镇上做酒楼伙计。如果干得好,以后提拔也不是没有可能。
刘氏夫妻俩自然欣喜非常,自家孩子去了镇上酒楼干活,以后家里的日子还不得变得越来越好?
送走了亲戚,刘氏喜滋滋地对丈夫说道:“这下好了,力儿的前程总算有了。没听我表叔说嘛,力儿头一年一个月拿五十文,之后每年都能加呢。太好了!”
方大根也很高兴,颔首道:“的确是好事,是好事。你明儿往上河村跑一趟,把力儿的喜事告诉妮儿去。”
刘氏脸上笑开了花,回道:“对的,对的,让妮儿也乐呵乐呵。”高兴之余,刘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又说道:“他爹,咱们上回说的事,你看......”
“什么事?”方大根有点迷糊地道。
“哎呀,就是力儿和妮儿小姑子的那件事。”刘氏笑道:“原先你有顾虑,担心崔家看不上咱方家,可现在你瞅瞅,力儿的条件摆在这,我就不信崔家还能拒绝。”
方大根其实觉得妻子谋划的事有些不大靠谱,除却两家的条件不说,他后来还考虑到了另外一个因素。
“他娘,这事你先缓缓。力儿到酒楼去当伙计的事一传出去,还怕没说媒的人吗?也不一定非得跟崔家结亲,要是让别人说两家换亲......这总归不大好。”
刘氏却不以为然地道:“换亲是那些无钱下聘,穷困潦倒的人家才会干出来的事。崔家和咱家是什么人家?别人难道还会看不到?他爹,咱们这可不叫换亲,而是叫亲上加亲。”
见丈夫还要再说,刘氏使出了杀手锏:“他爹,老实跟你说吧。妮儿家那个小姑子是力儿看上的,我那天不小心在他面前露了口风,这孩子马上高兴地跟个什么似的。我问过了,说是咱外孙女满月那天看到了崔家的丫头。”
“这样啊......”得知是自家儿子看上了对方,方大根再也不好说出反对的话了。
刘氏勾起嘴角,用一种笃定的口吻道:“力儿如今的情况,哼哼,崔家肯定说不出不好来。你啊,就放一百个心吧。”
以上就是刘氏出现在崔家之前所发生的事情。
现下,刘氏抱着外孙女坐在徐书怡的对面,笑着张口道:“亲家母,我今儿来呢有两件事情。一件呢就是过来看看妮儿和外孙女,还有一件事情......呃......同力儿有关。”
徐书怡问道:“你家力儿有什么事?”
刘氏闻言,腰板一挺道:“不瞒亲家母,我家力儿出息了。这不,我一个远房表叔昨天来家里了,说要带力儿去酒楼当伙计。永和镇上的一品轩,你知道不?我远房表叔在那里当二掌柜呢。”
一品轩的名头当然听说过,永和镇上总共三家大酒楼,一品轩就是其中的一家。没想到,刘家还有这样一位能干的亲戚。
徐书怡露出笑容道:“那我要说句恭喜了。”
刘氏得意地睨了一眼徐书怡,说道:“力儿一个月有五十文呢,过年还要另算。满一年后,他的月钱就能往上提。你说说,这是不是比一年到头在地里干活要来得好?”
徐书怡很给面子地重重点了点头,心里却在猜测着刘氏说话的用意,总不可能就是过来显摆的吧。
正想着,她的耳边再度响起了刘氏自得的声音:“现在村子里还不知道咱力儿要去镇上的事呢。要是知道了,那上门来提亲的怕是要踩断门槛了。不过我和力儿他爹商量过了,力儿还年轻,过上两年,家里的日子好了再娶妻也不迟。” ↑返回顶部↑
西边屋门口站着方氏母女俩,方氏一脸讨好地走了过来,说道:“娘,您回来了,辛苦了吧。今儿我娘来看我,还特意带了块猪肉,午饭咱们就做一盘萝卜炒肉,好不好?”
徐书怡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对从堂屋里走出来的崔兰花道:“兰花,你先把东西放进去。一会儿和娘一道去做饭。”她面上装得不动声色,心里却对刘氏的来意好奇起来。
吩咐完,徐书怡扭头对刘氏说道:“亲家,你在二郎媳妇屋里待会儿,我这就去给你做饭。”
刘氏忙冲着女儿使了个眼色,方氏会意,开口道:“娘,做饭的事哪用得着您?您一上午累了,陪着我娘坐下歇歇。”
来了,徐书怡心中暗道一声,随即说道:“那行,二郎媳妇,午饭便交给你了。”
第14章拒绝
八月中旬之时,刘氏的一个远房亲戚上门,特意给他们家说了个好消息。原来这位亲戚现在干出了一些名堂,遂打算提携刘氏的独子。
刘氏的儿子方力从前在私塾里上过一年学,远房亲戚想接他到镇上做酒楼伙计。如果干得好,以后提拔也不是没有可能。
刘氏夫妻俩自然欣喜非常,自家孩子去了镇上酒楼干活,以后家里的日子还不得变得越来越好?
送走了亲戚,刘氏喜滋滋地对丈夫说道:“这下好了,力儿的前程总算有了。没听我表叔说嘛,力儿头一年一个月拿五十文,之后每年都能加呢。太好了!”
方大根也很高兴,颔首道:“的确是好事,是好事。你明儿往上河村跑一趟,把力儿的喜事告诉妮儿去。”
刘氏脸上笑开了花,回道:“对的,对的,让妮儿也乐呵乐呵。”高兴之余,刘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又说道:“他爹,咱们上回说的事,你看......”
“什么事?”方大根有点迷糊地道。
“哎呀,就是力儿和妮儿小姑子的那件事。”刘氏笑道:“原先你有顾虑,担心崔家看不上咱方家,可现在你瞅瞅,力儿的条件摆在这,我就不信崔家还能拒绝。”
方大根其实觉得妻子谋划的事有些不大靠谱,除却两家的条件不说,他后来还考虑到了另外一个因素。
“他娘,这事你先缓缓。力儿到酒楼去当伙计的事一传出去,还怕没说媒的人吗?也不一定非得跟崔家结亲,要是让别人说两家换亲......这总归不大好。”
刘氏却不以为然地道:“换亲是那些无钱下聘,穷困潦倒的人家才会干出来的事。崔家和咱家是什么人家?别人难道还会看不到?他爹,咱们这可不叫换亲,而是叫亲上加亲。”
见丈夫还要再说,刘氏使出了杀手锏:“他爹,老实跟你说吧。妮儿家那个小姑子是力儿看上的,我那天不小心在他面前露了口风,这孩子马上高兴地跟个什么似的。我问过了,说是咱外孙女满月那天看到了崔家的丫头。”
“这样啊......”得知是自家儿子看上了对方,方大根再也不好说出反对的话了。
刘氏勾起嘴角,用一种笃定的口吻道:“力儿如今的情况,哼哼,崔家肯定说不出不好来。你啊,就放一百个心吧。”
以上就是刘氏出现在崔家之前所发生的事情。
现下,刘氏抱着外孙女坐在徐书怡的对面,笑着张口道:“亲家母,我今儿来呢有两件事情。一件呢就是过来看看妮儿和外孙女,还有一件事情......呃......同力儿有关。”
徐书怡问道:“你家力儿有什么事?”
刘氏闻言,腰板一挺道:“不瞒亲家母,我家力儿出息了。这不,我一个远房表叔昨天来家里了,说要带力儿去酒楼当伙计。永和镇上的一品轩,你知道不?我远房表叔在那里当二掌柜呢。”
一品轩的名头当然听说过,永和镇上总共三家大酒楼,一品轩就是其中的一家。没想到,刘家还有这样一位能干的亲戚。
徐书怡露出笑容道:“那我要说句恭喜了。”
刘氏得意地睨了一眼徐书怡,说道:“力儿一个月有五十文呢,过年还要另算。满一年后,他的月钱就能往上提。你说说,这是不是比一年到头在地里干活要来得好?”
徐书怡很给面子地重重点了点头,心里却在猜测着刘氏说话的用意,总不可能就是过来显摆的吧。
正想着,她的耳边再度响起了刘氏自得的声音:“现在村子里还不知道咱力儿要去镇上的事呢。要是知道了,那上门来提亲的怕是要踩断门槛了。不过我和力儿他爹商量过了,力儿还年轻,过上两年,家里的日子好了再娶妻也不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