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话灾民们并不会说,他们大字不识一个,哪里能说出这些。
  他们只会逢人就说,薛大人是好官,大大的好官。
  他们只会拥戴对方,如臂使指,指哪儿打哪儿,绝不含糊!
  就如同薛庭儴所言,其实底层的老百姓,对于上位者来说,才是最可爱的老百姓。他们需求不高,不过是填饱肚子矣。
  有了这么一群人在手,薛庭儴并不怕这次赈灾不能完成。
  把天捅破了就捅破了吧,反正早晚都得破。
  人格魅力在此展现无遗,哪怕汪良华和纪春德不太甘愿,也不敢多说什么。
  无外乎被架得太高,无外乎不光这些灾民,甚至他们手下的兵卒都对薛庭儴是绝对拥戴。
  自此兵分三路,扩散开来,暂不细表。
  *
  入了河南,才是真正的人间炼狱。
  十室九空,不是死了,就是跑了。每个府县外都聚集着大量的灾民,官府却无粮可放。
  有的据城抗之,不让灾民进城,有的心软些的官员将灾民放入城,却无法调停灾民和当地百姓的冲突,面对的就是全城大乱的局面。
  不过这样的官员极少,因为一旦城里乱了,就是地方官的责任。
  重则砍头,轻则丢官。
  这也是为何那些地方官都不愿放灾民们入城的真正原因。
  薛庭儴一行人路过的磁县就是如此。
  县城一片狼藉,不光常平仓被冲击,县衙也被暴民冲击了。当地县官吓得躲在一处民居,一直不敢出头露面,还是见了钦差的大旗,才躲躲藏藏地出来了。
  一大把年纪,哭得伤心欲绝,那股委屈简直没办法说。
  他是好心,是不忍心,为何好心却是被这样的辜负了?
  可能怨谁呢?
  谁也怨不了,灾民是想活命,百姓们也想活命。
  这样的官员蠢是蠢了些,至少心是好的,可惜办错了事,方法不对。
  薛庭儴出面帮着重组了县衙,留下赈灾的指令以及一些粮食,又把这些灾民留了数百人,便带着大队伍走了。
  有了这些灾民帮忙安抚,最起码下面不会乱得太厉害,再加上照着他的指令做,又有这批粮食,足以让此县暂时安稳。
  当然,想得真正的安稳下来,还得有足够这些灾民吃到秋收的粮食,等到那时候没有受灾的地方能收一批粮食上来,各地均一均,总能度过这个难关。
  河南一共九个府,薛庭儴不可能每个府城都走到,只能先前往开封,看看当地的情形再说。
  开封暂时安稳,看得出地方官还算有些章程。
  虽是情况同样不好,但也不至于饿殍遍野,薛庭儴并没往府城去,而是去了开封的广济仓。
  这广济仓临着黄河,地势高,运输方便,乃是河南当地最大的粮仓之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