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2 / 4)
“撤了。还罚了二十块钱。这钱被支书奖励给你媳妇了,也不知道这徐大炮会不会记恨上她?”
李仲夏微微沉吟, 之后笑笑不在意的说:“不用在意他。一个不负责任的小人,记恨他也不敢怎么样。何况还有我在呢, 怎么也不会让自己媳妇在眼皮子底下被欺负。”
“那是。就是顾言自己, 他也不敢欺负。我儿媳妇多厉害啊,不怕一擀面杖敲死,他就尽管来。”
“妈,你怎么也开口就喊打啊?被你儿媳给传染了。”
“哈哈,你媳妇都多少年不跟人动手了。我这就是过过嘴瘾,一辈子忍让,到老了想想有些憋屈。要是能年轻一回,我也想跟顾言似的, 自己想咋就咋,不用顾忌这顾忌那。”
“您这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啊!”
“这是啥意思?说我像小孩?”
“对啊!”
“真不愧是两口子, 说的话都一样。你媳妇之前就说我是老小孩呢。”
“那说明我媳妇有眼光, 判断准确。”
看儿子提起媳妇来眼神柔和满脸笑意, 老太太终于放下了提着的心。这俩可以说是被他们硬推到一起的, 她还真怕这心气高的儿子对儿媳不满意。
“磊磊, 你是想尿尿吗?”李仲夏一回头看到小家伙在炕上来回的动,不安着却没有吭声。
“不是。爸爸, 我腿好痒痒。”
李仲夏已经过来孩子所在的西炕,仔细的观察他打着石膏的腿。
“妈妈说用扇子扇扇通风能好一些,可我好累,不想扇了。”
“现在阳光弱了,爸爸抱你去外头晾晾风好不好?”
“好。”
把家里的摇椅放到外头, 抱着孩子放到上头,把在省城买的连环画给他。“自己看,有不明白的地方再问爸爸。”
“嗯。”小家伙不识字,不过上头的小人好好玩,各种各样做着不同的动作。他们在干嘛呢?哦,下面有字。我先自己猜,猜不着再问。
老太太要做针线,拒绝了出来透风的提议。被李仲夏给强行抱了出来放在了椅子上。这轮椅是他买回来的,没有后世那么灵活,如今到处都是泥土路,就连家里那砖地都不太好控制。是以老太太不咋坐。
“你这孩子,我还有针线要做呢,你给我弄出来干啥?”
“让您透透风,老闷在屋里哪行啊!”
老太太说的话好像在嗔怪,实际对儿子这体贴的行为熨帖的很。这孩子自小懂事,身为长子,责任心重。自他回来都是他一手在侍候,从不假手与人。说尽人子的责任,绝不是一句空话。
安顿好这俩不良于行的,李仲夏看看时间去了厨房做饭。媳妇带着仨闺女,有大队的马车可以直接回家。他也不假模假式的献殷勤去接了,实实在在把事儿做好才是正行。
下工的邻居本来是想打听看顾言领奖回来没,一进来看到他在做饭。王小麦不由的摇头赞叹。
“这城里男人跟农村男人就是不一样啊!媳妇不在家居然给做饭。我要是不在家,我们家那爷四个擎等着饿死。”
李仲夏笑笑不多言,一旁的李大娘接口“还不都是惯的嘛。我能动的时候你大爷哪会家里的活儿啊,我不能动了,他不也都学会了。”
“那不一样。我大爷那是多好的男人,我家男人可比不了。我去年贫血昏倒,躺炕上一天,我们家靠着村儿里亲戚接济才过去的。这要是躺下起不来,人家爷几个饿死不饿死我是不知道,我是肯定会被饿死的。”
“哈哈哈……”西屋的女人听了笑弯了腰,“说的对,我们家这也一样,笤帚倒了都不带扶的。指望人家给你做饭,还是拿根绳儿吊脖子省事,不然饿死太难受。”
俩女人一句接一句吐槽,李老太在这种环境里不由非常想念老伴儿。她找的男人跟周围人比起来是真不赖。脾气好,性子好,吃苦耐劳爱孩子。在她瘫痪后不厌其烦的照顾她。别说打骂了,重话都不咋说,怕她不能动了多心。 ↑返回顶部↑
李仲夏微微沉吟, 之后笑笑不在意的说:“不用在意他。一个不负责任的小人,记恨他也不敢怎么样。何况还有我在呢, 怎么也不会让自己媳妇在眼皮子底下被欺负。”
“那是。就是顾言自己, 他也不敢欺负。我儿媳妇多厉害啊,不怕一擀面杖敲死,他就尽管来。”
“妈,你怎么也开口就喊打啊?被你儿媳给传染了。”
“哈哈,你媳妇都多少年不跟人动手了。我这就是过过嘴瘾,一辈子忍让,到老了想想有些憋屈。要是能年轻一回,我也想跟顾言似的, 自己想咋就咋,不用顾忌这顾忌那。”
“您这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啊!”
“这是啥意思?说我像小孩?”
“对啊!”
“真不愧是两口子, 说的话都一样。你媳妇之前就说我是老小孩呢。”
“那说明我媳妇有眼光, 判断准确。”
看儿子提起媳妇来眼神柔和满脸笑意, 老太太终于放下了提着的心。这俩可以说是被他们硬推到一起的, 她还真怕这心气高的儿子对儿媳不满意。
“磊磊, 你是想尿尿吗?”李仲夏一回头看到小家伙在炕上来回的动,不安着却没有吭声。
“不是。爸爸, 我腿好痒痒。”
李仲夏已经过来孩子所在的西炕,仔细的观察他打着石膏的腿。
“妈妈说用扇子扇扇通风能好一些,可我好累,不想扇了。”
“现在阳光弱了,爸爸抱你去外头晾晾风好不好?”
“好。”
把家里的摇椅放到外头, 抱着孩子放到上头,把在省城买的连环画给他。“自己看,有不明白的地方再问爸爸。”
“嗯。”小家伙不识字,不过上头的小人好好玩,各种各样做着不同的动作。他们在干嘛呢?哦,下面有字。我先自己猜,猜不着再问。
老太太要做针线,拒绝了出来透风的提议。被李仲夏给强行抱了出来放在了椅子上。这轮椅是他买回来的,没有后世那么灵活,如今到处都是泥土路,就连家里那砖地都不太好控制。是以老太太不咋坐。
“你这孩子,我还有针线要做呢,你给我弄出来干啥?”
“让您透透风,老闷在屋里哪行啊!”
老太太说的话好像在嗔怪,实际对儿子这体贴的行为熨帖的很。这孩子自小懂事,身为长子,责任心重。自他回来都是他一手在侍候,从不假手与人。说尽人子的责任,绝不是一句空话。
安顿好这俩不良于行的,李仲夏看看时间去了厨房做饭。媳妇带着仨闺女,有大队的马车可以直接回家。他也不假模假式的献殷勤去接了,实实在在把事儿做好才是正行。
下工的邻居本来是想打听看顾言领奖回来没,一进来看到他在做饭。王小麦不由的摇头赞叹。
“这城里男人跟农村男人就是不一样啊!媳妇不在家居然给做饭。我要是不在家,我们家那爷四个擎等着饿死。”
李仲夏笑笑不多言,一旁的李大娘接口“还不都是惯的嘛。我能动的时候你大爷哪会家里的活儿啊,我不能动了,他不也都学会了。”
“那不一样。我大爷那是多好的男人,我家男人可比不了。我去年贫血昏倒,躺炕上一天,我们家靠着村儿里亲戚接济才过去的。这要是躺下起不来,人家爷几个饿死不饿死我是不知道,我是肯定会被饿死的。”
“哈哈哈……”西屋的女人听了笑弯了腰,“说的对,我们家这也一样,笤帚倒了都不带扶的。指望人家给你做饭,还是拿根绳儿吊脖子省事,不然饿死太难受。”
俩女人一句接一句吐槽,李老太在这种环境里不由非常想念老伴儿。她找的男人跟周围人比起来是真不赖。脾气好,性子好,吃苦耐劳爱孩子。在她瘫痪后不厌其烦的照顾她。别说打骂了,重话都不咋说,怕她不能动了多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