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伤不起真的伤不起~我算来算去算来算去算到放弃~”
  魔性的音乐响起,没错,就是《伤不起》,今年最流行的广场舞曲,虽然《小苹果》之后的热度会超过它,但那要明年才会出来。
  梅叶面无表情,扭胯,甩头,模特步往前走,转身,一不小心踩了一脚水袖,脚朝天、屁股着地摔了一脚,蹬了两下腿,生无可恋地躺了两秒,终于爬起来,跟着节奏继续扭动身体。
  多数观众不明所以,但被热烈的气氛所带动,兴奋的吹起了口哨,跟着摇摆起了肥硕的身躯,可怜的椅子承受了它不该承受的重量。
  现场的中国观众目瞪口呆,随即笑弯了腰,快乐地在社交网站上分享起了眼前的一切。
  虽然拍摄的角度不好,视频也非常模糊,但#世青赛伤不起#已经飞快上了热搜,众网民也围观起了日常高雅的花滑选手们土气的一面。
  这可能是花滑十年来最出圈的一次,虽然是以“哈哈哈哈哈”的形式。
  “没想到妹妹居然是这样的妹妹。”
  “妹妹一脸生无可恋,嘻嘻嘻。”
  “一看就是小树出的主意哈哈哈这个憨批。”
  “我比较好奇他国选手是怎么同意的。”
  “这可能就是广场舞的魅力吧,征服世界民众,连花滑选手也不能避免哈哈哈哈哈。”
  “这说明了我国广场舞文化有推广到全世界的潜力啊!”
  此事的后续,大约就是《伤不起》人气再涨,作为最受欢迎广场舞曲又火了大半年,在国外某些地方也带起一阵广场舞的风气。
  晚上,照例是赛后晚宴环节。各国花滑选手们既是对手也是朋友,私下关系一般都不错,这一方面是因为花滑不是对抗性竞技,每个选手只要表演好自己的节目就可以了,另一方面也跟晚宴有关,在国际滑联的组织下,赛后一起吃吃喝喝闹闹,互相一番亲切问候,交流感情效果倒很好。
  梅叶觉得这实质上就是合照大会,她的脸已经完全僵了,假笑都扯不出来了,已经不记得自己拍了多少张照片,有单人的,还有跟别的选手的双人、三人、众人合照。还被一个双人滑大个子选手举到肩膀上合影,那惊恐的表情绝对会成为她的黑历史。
  终于结束了合影环节,能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了。周围一圈圈的选手都低头玩起了手机,真相是,王嘉树用他奇特的社交能力跟他们安利了一天的征战王者,这游戏本来有国际服,海外也有一定人气,众选手下载后愉快地开启了娱乐局,迅速进展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梅叶一直很迷惑,王嘉树是怎么凭借他一口五毛钱英语跟其他选手流畅交流的,比如说:
  “you are too chicken!”
  “chicken you are way more chicken than me!”
  “see see your dead number!”
  “oh——f*** you!”
  这可能就是小学鸡互喷日常吧。
  这边在各种愉快玩耍,网络上却有不同的声音在发酵。
  世青赛是花滑青年组赛事,本来影响有限,但女单选手的四周跳引起了热议,总体来说还是冰雪项目内部关注居多,众网民只是在吃瓜,这些声音本来应该迅速消散。但俄国花滑主席瓦列里的下场却搅浑了水,赛后当晚,他就发起了一个话题,讨论“女单选手是否应该进行挑战四周跳?”
  这个问题颇为可笑,isu制定的规则写明了四周跳的分值,远远高于三周跳,这就是在鼓励选手挑战高难度跳跃。
  回顾国际滑联修改规则的原因,就更有趣了。
  在温哥华冬奥会时,美国选手路易击败了俄罗斯名将谢尔盖,后者作为技术与艺术兼备的王者级老将,在赛场上完成了优秀的节目,包括四周跳,却输给了没有四周跳的路易,路易就成为了近年来唯一一个没有四周跳的奥运冠军,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关于男单黑幕的讨论,直接导致了国际滑联修改规则,提高四周跳分数。这时候跑出来自打脸,实在是引起众人吐槽。
  但他反对的理由居然还列得有理有据。
  【1. 不利身体健康。男女身体条件不同,男性由于身体肌肉含量高,跳跃高度具有相当优势,可以完成四周跳。而女性只能借助发育前身体轻盈的特点完成四周,发育后女单的跳跃水平往往会有相当程度的下降。我认为阿克塞尔三周半就是女单的天花板,再往上,对身体条件的要求逆反了女性生理条件,对选手的身体健康有不可逆的损伤。
  2.女选手更擅长艺术展现而不是跳跃。花滑是力量与美结合的项目,二者的平衡也是我们一直讨论的话题,我认为,男选手更适合加强力量、挑战跳跃,女单偏于柔美的特质让她们更擅长完成“美”这一部分,这也是我们裁判给女选手的节目内容分更苛刻的原因,因为这是她们需要表现的重点。过于重视跳跃,会让花滑变成杂技,让花滑失去美感。尤其中国某位选手把跳跃全都放在后半部分,过度功利,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