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粮草转移(2 / 3)
众将起身应是,而后纷纷离营。
到了营帐外,仍有人在纠结河里结冰的问题,只听他向身旁的将官问道:“河里真能结三寸厚的冰?”
“大帅说能,应该就能吧。想那么多干啥,回去好好待着,等大帅下令就行了。”旁边的将官回道。
“说的也是,操那心干啥,我又不是大元帅。”
寒风中,众将官谈论间,迅速离开帅帐,快步走向自己的营帐。
既然暂时不打仗,那就好好休息,等待帅令。
众将离开后,略显空荡的帅帐内,金军统帅依然为自己想到的妙计暗喜。
真是天助大金,宋军这次大举北上又要徒劳无功了,真是忍不住为他们可惜啊!
“哈哈哈......”想着想着,金军统帅忍不住笑出声来,倒把帐外的亲兵护卫给吓了一跳。
就在金军大营开始收兵,等待天时加持之后,一举攻陷通运大营时,宋军也开始了新的调整部署。
通运大营内的粮草物资装船,经由流动的潮白河顺流而下,直达香河县,不到三天时间,除了必须要的粮草物资,其余物资转运一空,整座通运大营只剩三万多军队。
在粮草物资转运完成之后,随着新的帅令到来,营内大军也开始重新部署。
整支大军一分为三,负责前营防御驻守的一支不动,另外两支,一支撤向东南,部署在四十多里外靠近香河县方向,一支南撤不过河,就近部署在马头村北边。
这次都统制明复下达命令之后,众将官再没有那么多疑问,因为他们已经发现了河对面金军的异常。
他们发现金军虽然收了兵,也稍稍离开了河岸,但却没有离开的打算,通过观察可以得知,金军正在准备发动一场全面攻势,规模之大,难以想象,很可能是四万余人如饿狼一般,一股脑扑上来。
通运大营距离河岸并不算远,若金军想到渡河的好办法,他们的骑兵不用一个冲锋,便能瞬间冲进营内,到时候防御阵型一乱,就很难对抗金军,金军后续部队一旦过河,整座通运大营马上便会易主。
当初将通运大营建在运河与潮白河之间,便有提防金军冒险袭营夺营的算计,若运河阻隔对金军无效了,那么通运大营便无险可守。
显然,上面应该是提前得到关于金军攻营的消息,才下令三日之内转移物资。
如今众将已然亲眼看到金军表现异常,他们自然不会再质疑都统制明复和上面的命令。
也可以说,为了获胜,他们乐意执行包括调整部队部署在内的任何命令。
寒气翻越北方高原山脉持续南下,横扫燕京、河间,天气越发寒冷,气温急速下降。
海子村大营内堤防了固安县城十多天的金军在寒风呼啸中,终于放松了警惕。
很早金军就知道,宋军不耐严寒,秋季出兵,到冬季必定会收缩战线固守,此时就算海子村是一座空营,宋军也不会来占,因为营里绝对没有城里舒服。
然而,金军这次算错了。
就在他们以为宋军会在寒风呼啸的寒冬里龟缩在固安城里不出时,他们放心大胆在营中生火取暖、睡觉躺尸时,一支宋军正在迅速向海子村大营接近。
寒风中,阴霾弥漫,视线只有几十丈远。
海子村大营附近撒出去的哨探无一逃脱性命,全部宋军悄无声息的干掉。
而营门前本就不多的值守岗哨在寒风中借口走掉了不少,仅仅只剩数十人。
北方的严寒正常人无人能够忍受,常年生活在北方的金兵也是一样。
就在岗哨们忍受着难以忍受的寒冷,手脚麻木、口不能言的焦急等待换岗换班时,突然看到营前迷雾中冲出一支骑兵。 ↑返回顶部↑
到了营帐外,仍有人在纠结河里结冰的问题,只听他向身旁的将官问道:“河里真能结三寸厚的冰?”
“大帅说能,应该就能吧。想那么多干啥,回去好好待着,等大帅下令就行了。”旁边的将官回道。
“说的也是,操那心干啥,我又不是大元帅。”
寒风中,众将官谈论间,迅速离开帅帐,快步走向自己的营帐。
既然暂时不打仗,那就好好休息,等待帅令。
众将离开后,略显空荡的帅帐内,金军统帅依然为自己想到的妙计暗喜。
真是天助大金,宋军这次大举北上又要徒劳无功了,真是忍不住为他们可惜啊!
“哈哈哈......”想着想着,金军统帅忍不住笑出声来,倒把帐外的亲兵护卫给吓了一跳。
就在金军大营开始收兵,等待天时加持之后,一举攻陷通运大营时,宋军也开始了新的调整部署。
通运大营内的粮草物资装船,经由流动的潮白河顺流而下,直达香河县,不到三天时间,除了必须要的粮草物资,其余物资转运一空,整座通运大营只剩三万多军队。
在粮草物资转运完成之后,随着新的帅令到来,营内大军也开始重新部署。
整支大军一分为三,负责前营防御驻守的一支不动,另外两支,一支撤向东南,部署在四十多里外靠近香河县方向,一支南撤不过河,就近部署在马头村北边。
这次都统制明复下达命令之后,众将官再没有那么多疑问,因为他们已经发现了河对面金军的异常。
他们发现金军虽然收了兵,也稍稍离开了河岸,但却没有离开的打算,通过观察可以得知,金军正在准备发动一场全面攻势,规模之大,难以想象,很可能是四万余人如饿狼一般,一股脑扑上来。
通运大营距离河岸并不算远,若金军想到渡河的好办法,他们的骑兵不用一个冲锋,便能瞬间冲进营内,到时候防御阵型一乱,就很难对抗金军,金军后续部队一旦过河,整座通运大营马上便会易主。
当初将通运大营建在运河与潮白河之间,便有提防金军冒险袭营夺营的算计,若运河阻隔对金军无效了,那么通运大营便无险可守。
显然,上面应该是提前得到关于金军攻营的消息,才下令三日之内转移物资。
如今众将已然亲眼看到金军表现异常,他们自然不会再质疑都统制明复和上面的命令。
也可以说,为了获胜,他们乐意执行包括调整部队部署在内的任何命令。
寒气翻越北方高原山脉持续南下,横扫燕京、河间,天气越发寒冷,气温急速下降。
海子村大营内堤防了固安县城十多天的金军在寒风呼啸中,终于放松了警惕。
很早金军就知道,宋军不耐严寒,秋季出兵,到冬季必定会收缩战线固守,此时就算海子村是一座空营,宋军也不会来占,因为营里绝对没有城里舒服。
然而,金军这次算错了。
就在他们以为宋军会在寒风呼啸的寒冬里龟缩在固安城里不出时,他们放心大胆在营中生火取暖、睡觉躺尸时,一支宋军正在迅速向海子村大营接近。
寒风中,阴霾弥漫,视线只有几十丈远。
海子村大营附近撒出去的哨探无一逃脱性命,全部宋军悄无声息的干掉。
而营门前本就不多的值守岗哨在寒风中借口走掉了不少,仅仅只剩数十人。
北方的严寒正常人无人能够忍受,常年生活在北方的金兵也是一样。
就在岗哨们忍受着难以忍受的寒冷,手脚麻木、口不能言的焦急等待换岗换班时,突然看到营前迷雾中冲出一支骑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