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南北差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煦轻轻点头,转头看向孟唐,道:“这应天府的知府我就不见了,你派人,将应天府各地的物价摸摸清楚,再给户部去信,让户部命应天府总结‘新政’推行成果与得失上报,我要看。”
  “好。”孟唐应着。
  掌柜看着,不由得再次仔细打量起赵煦来。
  能让国舅弯腰,还能指挥起国舅,这个年轻人身份很不一般啊?
  赵煦没有再问,起身向院子后面走去。
  孟唐等早就打点好,他在应天府就住在这皇家票号分号。
  船队进行修整,对船只修修补补,还要补充食物,蔬菜等等。
  而李恪则带着他的女儿,在应天府大街小巷的转悠,寻找着赵煦要他查的东西。
  李清没有任务的压力,四处乱跑,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倒是没有追着他爹买,就是好奇。
  很显然,小姑娘在家里也是不经常出门的,对很多事情比较好奇。
  李恪现在是御史台的监察御史,赵煦命他考察应天府推行‘绍圣新政’的方方面面,他需要在不接触当地官员,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用一天时间得出结论。
  以往的李恪,是标准的文官,坐在值房里,极少体会真正的民间疾苦,他在应天府转了一圈,来到一处茶馆,坐着喝茶,静静的思考。
  他知道,这样简单的转悠,找不出赵煦需要他查找的东西。
  左思右想,李恪忽然站起来,拉起吃的正欢李清,道:“走。”
  “我还没吃完爹……”李清喊了一声。李恪根本没管他,租了一辆马车,就直接出城去了。
  皇家票号的应天府分号,后院二楼。
  赵煦洗了个澡,去了一些疲惫,躺在软椅子上,看着陈皮转来的奏本。
  “不出意料啊……”
  赵煦看着苏颂的奏本,奏本里有对‘赵阗事件’的概述,大概结果是,朝廷堪堪稳住,赵阗没有被追究,但舆论已经从汴京城转向地方,各种非议声四起,渐渐演变成了对朝廷的攻讦。
  蔡卞的奏本则写的更清楚一点,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将矛盾焦点从赵阗的两道奏本,转移到了朝廷的‘姑息养奸、庸碌昏聩’。
  赵煦看了几本,扔到一旁,舒服的伸展双臂,笑着道:“还真是无官一身轻啊,先睡一觉再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