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闻言,李月来试探性的踏上第一个米袋,见陈暮雪没跟上来,连忙回头去看,生怕做错了什么闹笑话。
  陈暮雪对上他的眼,抬脚欲跟上 不知旁边谁把他拉下来,站到一旁石路上。
  有人小声道:公子走这边,那是姑爷走的。
  见状,李月来无奈地抬腿走到第二个米袋上,周边顿时传来笑声和喝彩声。
  他生出一种被陈家人欺压戏弄像小媳妇一样的感觉。
  紧接着有人把后面第一个米袋传到第二个米袋前面,依次不断朝前铺,一直到大堂前。
  传袋,也叫传代,以袋隐代,寓意代代相传。李月来也确实是被压低欺负的一方。
  这个习俗中,要求李月来脚不踏地,代表他不可得地位,便是在陈家不能得权得势。
  ☆、陈姓佳婿(二)
  陈暮雪始终跟在李月来身后半步开外。
  李月来一步一步往前走,直到走下最后一个米袋,踏上正堂。
  他并未因此松气,看着堂内言笑晏晏的众人,知道自己在陈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易微和许久未露面的陈辰颐高坐在堂上,盯着正中央两位新人。
  易微脸上自是喜笑颜开,让自己儿子和李月来成亲正是她心之所愿。
  如今白允南和陈暮雪藕断丝连,李月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突然在新村闹出大动静,易微对此很是欣赏,觉得这孩子将来在生意上必有一番作为,即能彻底断了白允南和自己儿子的关系,说不定又能对自家生意有所助益,一石二鸟。
  她便主动找媒婆上门说亲,提前打听李家的情况,对李文昌的需求了然于心,承诺送他儿子去华源书府读书。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我要的你能给,你要我的我正好有,买卖没有不成的道理。
  果不其然,李文昌一口答应下来。
  大堂上,嘈杂的人声逐渐平息下来。
  李月来速速扫过易微。
  她常年操持家中大小事宜,事事独当一面,脸上多了几分沧桑,但也是一股子精明劲,五官深邃,年轻时想必也是个美女。
  这是第一次见陈辰颐,他不禁多打量了两眼。
  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陈暮雪的面貌气质更随陈辰颐。面容细腻,保养得当,淡眉细眼,散发出一股孤傲淡泊的气息。让人觉得和他们一比,自己就是个堕入红尘,耽于俗世的凡夫俗子。
  观察间,李月来收回了视线。
  一位稍微年长些的男子站在易微身旁,高声道:笙箫奏凤凰,鼓乐迎佳宾。
  听罢,众人逐渐围拢新人,往屋中央聚集观礼。
  李月来居左,陈暮雪居右,在年长男子的高喝声中,弯腰行礼。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三夫妻对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