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恶妇 第8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地方繁华,好做生意;小地方清静,好过日子。
  心里这么想着,她也没扫大家的兴,听他们恭维得差不多了才提醒说:“老四你是不是该赶回去跟弟妹商量看看?弟妹这不还怀着身孕?怕不方便赶路。上头让你收拾收拾跟着就上京,要等到弟妹生完出月子也不现实,估摸只能先把人安置在本地,等孩子生下来,大一点再带上京城去。这样你就只能自个儿先走,上京把地盘踩熟了置下房舍再来接人……偏你俩成亲才一载,这就要分隔两地,弟妹恐怕不会好受,你早点回去把好消息说给她听,也说点中听的哄哄她。”
  刚才只顾着高兴去了,大家伙儿全都疏忽了这点,还是何娇杏将心比心想到袁氏。
  站在家里人的角度,程家旺能有这般造化,大家都很替他高兴。
  带入袁氏的立场想想,她心情恐怕会相当复杂。哪个女人愿意跟爷们分开那么远?说是说她在家里生孩子,等孩子大一点再带上京城,真要等到孩子能搭马车赶路咋也得有个一岁,要不谁敢随便往外带呢?这么看至少也要分开一年多时间。
  这一年多,程家旺他自己在京城,难保袁氏不多想。
  要是同样的事放在自家,程家兴要出去那么久,何娇杏估摸自己也会常常惦记,怕人在外头遇上啥事。只是惦记还好,假如说做媳妇的对她男人不够信任,还要担心他在外面跟别人好上。
  他只身上京城能没个孤单的时候?那就是趁虚而入的大好时机。只怕一两年不见,好不容易夫妻重逢你成了多余的人,他跟前已经有个知冷暖的。
  这种心情,也只有同样为人妻的才能体会。
  爹娘兄弟都不会想到这里,他们替程家旺高兴都来不及。
  何娇杏像这样说了以后,程家旺才要去跟大哥打招呼,准备回木匠铺去,程家兴赶了马车出来,又包了些月饼,说送他一程。兄弟两人这就往镇上去了,何娇杏他们回到铺子里面,又说了几句。
  黄氏的意思是,这回是不是该回乡开个席面,热闹一番。
  何娇杏跟刘枣花都在她跟前,纷纷点头说是应该这样。
  “开席还是小事情,老四这一走,三五七年未必能回来,甚至可能就在京城里定下了,娘得想想是跟去京城里过好日子还是留在老家这头。”
  这还用想?
  “他做木匠活的用不着我照看,有他媳妇帮衬就够。我啊,要不是老三太能折腾,我都不会搬来县城,像我们这种人,在乡下更自在,出来拘束得很。”
  黄氏是知道的,假如不是她儿子买卖做得好,有钱,县城里这些未必看得起她。真要是一穷二白的出来,要找个人说说话都不容易。
  县里面尚且如此,进了京城怕是更不好过。
  再说衙门里的小吏拿的钱还没有做买卖挣的多,她过去帮不上啥忙还多个人吃饭,那不是给儿子添乱?
  黄氏想了一圈,咋看老四那头都用不着她,她还是踏实跟着三儿子,帮衬这头。
  刚才都顾着高兴,高兴过了才想到诸多不便,刘枣花本来很羡慕的,程家旺卖风扇挣了大钱她就羡慕,现在还要上京城,叫她看来是一飞冲天了。这会儿听财神爷说了几句,她才看到这背后的麻烦,又想了想四弟妹的处境,不禁感慨:“怀孕的偏偏是四房,要是二房的那不就皆大欢喜了?”
  这么说也没错,黄氏还是横了她一眼:“你在我跟三媳妇跟前叭叭几句我懒得说你,这要是说到杨氏跟袁氏那头,生了好歹,我是要收拾你的。”
  “娘说啥呢?我有那么缺心眼?您放心吧,回头见着四弟妹我肯定帮着好好劝她,让她放宽心把肚子里的娃生下来,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不是我说,程家爷们不说本事好不好,对媳妇儿总没话说,老四在镇上学徒弟那些年也没跟谁搅和,到头来还是老老实实娶了袁家的。真要说在衙门当差的油水未必有咱们开铺子多,与其担心老四,我家这个跟老三不是更危险?尤其是老三,生意做得忒好了。”
  正说着,刘枣花不经意看见何娇杏白生生的一双手。
  回想起她收拾人的架势以及她在长荣县里的“美名”。
  “……不过就哪怕来再多人搅和,老三那聪明劲儿,能上了他们的当?”
  话分两头,程记这边婆媳闲磕牙时,程家兴跟程家旺也说着话进了镇子,马车在木匠铺门前停下,程家兴把马儿拴在旁边木桩子上,让铺子里做活的帮他看着点,提着月饼随老四一道进了后面院子。
  他进去时,程家旺已经把衙差说的那些原封不动转给他丈人,他媳妇儿也听见了。
  作为领他入门的师傅以及老丈人,袁木匠还是很高兴的,高兴并且庆幸自己早先看出程家旺人踏实聪明早早把女儿嫁给了他。作为工匠,手艺被朝廷肯定并且吸收进工部给皇上造行宫建园子,那是许多人的追求。女婿年纪轻轻有这造化,他不是等闲之辈。
  就不指望他进京城后能隔着千山万水帮这边,只要让大家伙儿知道他袁木匠的徒弟兼女婿手艺被朝廷肯定了,这木匠铺能不红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