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2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北笑着看向妹妹,“今天没有演出?”
  “晚上有一场,你们要是想看,我带了票过来。”
  刘南说着拿出一叠票。
  鲁盼儿瞧着票的数目与今天聚会的人数相仿,不由也笑了,“你的消息还真灵通呢。”
  刘南得意地笑着说:
  “我来看哥哥,也是想找你,过段时间新剧宣传,我想订一件新礼服。”
  从《盛唐》开始,刘南红了起来,眼下是国内最有名的舞蹈家之一,演出不断。
  她与过去一样,还是喜欢穿漂亮的衣服,不,其实是更加热爱美丽的装扮,每有活动都要订新礼服。
  当然,现在她不必再愁没钱订衣服了。
  鲁盼儿一笑,“新剧是什么风格的?”
  “民国时的故事。
  女主角温柔、善良又坚强……”
  刘北才说了一半儿,张厅长笑着走了进来,接着介绍道:
  “背景是旧上海,老式家庭走出来的少女……”
  “大家可真早啊。”
  杨瑾进门见一屋子人便笑了,“我刚送孩子去少年宫,以为回来还早,没想到你们已经到了。”
  “我今天是来学习的,当然要早到以示诚心。”
  刘北笑道。
  “我来看哥哥,当然也要早。”
  刘南哼了一声,“要是来晚了,他跟我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张厅长也说:
  “襄平县的事,我能不早来吗?”
  第263章 回归正题
  大家说着话, 钱进拉着王晓霞的手进了门, “虽然在学校和社会上我是经济学家, 但是我们家里真正的经济学家是我们的王局长,正好她曾去襄平县考察过, 又在发改委工作,对招商引资非常熟悉,我就把她也请来了。”
  钱进在美国读了经济学硕士回国,在王晓霞的建议下没有再回政府部门, 而是到大学当任教。
  他先前在机关混得不顺,到了大学却如鱼得水,讲课特别受青年学生们的喜爱,授课之余又负责几项与时代贴近的课题, 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不少经济学方面的文章,声名鹊起,已经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
  不过,在朋友面前,他一向自嘲,如果没有王晓霞,他只能是唐人街上的一个小餐馆老板。
  鲁盼儿对那些往事再清楚不过,便笑道:
  “你们经济学家只从经济角度看问题, 可我们晓霞是从历史角度看问题的, 当然比你更全面了。”
  “鲁老板是最早跳进市场经济的海洋里游泳的人, 亲身经历得到的经验比我们这些纸上谈兵的更实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