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门槛(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时,军方有数十个与反重力场技术有关的武器项目,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战略性质的毁灭性武器项目。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军方发展毁灭性武器项目,不是为了击败美国,而是在为战后的世界格局做准备。至少,欧洲联邦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威胁,而正在谋求统一的阿拉伯世界也是一个潜在威胁,还有拉美国家的统一运动,非洲大陆上的解放运动等等,都对中国的战后利益构成了挑战。军队的职责就是捍卫国家利益,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的办法了。
  为此,中国军队就得掌握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而且拥有一举毁灭对手的能力,从而让那些心怀不轨的潜在对手在采取行动的时候得有所顾虑,从而放弃挑衅中国的想法,不再与中国对着干。
  支持这些项目的,正是牧浩洋。
  至于反重力场技术在战术武器项目上的应用,最多也就算得上是锦上添花。
  在众多毁灭性武器项目上,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零重力武器。
  事实上,这也是最简单的毁灭性武器。其主要作用方式,就是在攻击区域制造出零重力场环境。
  这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战场是一座城市,将意味着这座城市里的所有活动物体都将离开地面,而在零重力场环境小时之后,又都会跌落到地上。要是人的话,肯定死定了,即便是其他物体,也会摔得粉碎。
  毫无疑问,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防御这种武器。
  具体的实施办法,就是在目标上空的近地轨道上,部署一颗巨大的人造卫星,在需要的时候展开卫星上的重力场屏蔽挡板,使正下方的重力场消失,随后收起重力场屏蔽挡板,使重力场恢复。
  显然,在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办法。
  到二零五六年七月,相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而且军方投资制造的第一颗反重力场卫星也已制造完毕。
  事实上,这只是一颗试验性质的卫星,只能在几百平方米内制造出零重力场。
  所幸的是,这已足够了,因为牧浩洋要做的,只是警告美国当局,让美国当局尽快宣布无条件投降。
  为此,就只需要把白宫设为打击目标。
  七月十四日,牧浩洋飞往南海,登上了那座设置在赤道线上的卫星发射平台。
  在此前一天,反重力场卫星就被送了过来。
  事实上,这是两颗卫星,需要进行两次发射。主要就是,该卫星由小型可控聚变核反应堆提供电能,导致质量过大,无法集成到一颗卫星里面,也无法用一枚发射能力为五十吨的运载火箭发射。
  当时,依靠反重力场技术制成的航天飞机还没问世呢。
  按照计划,两枚火箭需要以间隔半小时的时间发射升空,卫星将在已经清理出来的近地轨道上空组装,在绕地第二十一圈的时候,就会从华盛顿上空通过,到时候就可以检验零重力场武器的性能了。
  只是,来到发射平台上,牧浩洋才发现有四枚超级火箭。
  工程师给出的解释是,另外两枚超级火箭是备用的。
  显然,牧浩洋才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因为前面的一百多次发射全部成功,没有一次发射失败。再说了,卫星就只有一套,如果发射失败了,就算有备用火箭,也没有备用卫星可供发射。
  见到随后赶来的陆雯,牧浩洋才意识到,这次要发射的绝对不是反重力场卫星。
  当天晚上,牧浩洋才知道,陆雯管理的科研部门,将利用这次机会,顺带发射一组技术试验卫星。
  准确的说,是一架分成了两个模块的宇宙飞船。
  牧浩洋并不知道,他正站在人类历史的分水岭上。
  前面已经提到,在反重力场技术成熟之后,陆雯通过牧浩洋,从军方手里获得了一笔额外的科研经费,对反重力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进行前沿探索。名义上,这是在为今后的技术发展探明方向。实际上,还是以应用为目的。
  当时,中国在反重力场技术领域,最缺乏的就是理论基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