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文七品小翰林,不过,凡在朝廷里做官的,哪个不关心这天下大势呢?
  尤其,昭文帝在五月着礼部册封了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藩地,只是以皇子尚且年少,父子之情,未令这几位皇子就藩。
  这一年,宋老太太七十三岁的大寿,宋侯府并未大贺,宋皇后依着往年的例赐了几件寿礼。
  夏文这七品小翰林都觉着,如今的局势与去岁不同了。
  晚上,夏文同赵长卿道,“真是不得了了,听说有御史给陛下献了一卷书。”
  “什么书?”
  “《武则天传》”
  赵长卿无语,良久方问,“这是撕破脸了吗?”
  “不知道。”夏文叹,“就这事儿,也是过好几天,才传出来的,等消息到我这儿,基本上就无人不知了。”
  赵长卿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哪。”
  这些军中大事,夏文所窥不过冰山一角罢了,更不必提赵长卿。大臣也不是给昭文帝献书《武则天传》,而是在昭文帝册封三位皇子之后,在贺章里写了一首儿歌,那儿歌还特有名,就叫什么:一摘使瓜稀,二摘使瓜好,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当然,这儿歌好像也与武则天有关。
  宋 皇后倒是没武则天生四个儿子的本事,她只有一个儿子,但,宋皇后与七皇子生母秦美人关系平平是真的,还有八皇子生母宋德妃,这位是宋皇后同父异母的妹妹, 按理该极亲近的,只是,宋德妃死后,还有流言说与宋皇后有关。可见,这对姐妹关系也一般。故此,大臣表示了对几个庶出皇子安危的担心。
  反正,昭文帝龙体违和,大臣们对于宋皇后代为朱批之事是极为惶恐的。
  朝臣都是极擅体查圣意的,这写儿歌的御史上本之后,昭文帝没啥反应,接着,景淑长公主请求去慈宁宫给称病的方太后侍疾。
  方太后前几年朝里朝外极为欢腾,哪儿都是她的事儿,自从幼子仁德亲王一家子在藩地得时疫过逝后,她老人家身子不爽,在慈宁宫称病,久不见人矣。
  昭文帝问宋皇后,“皇后说要如何处置?”
  宋皇后道,“悉听圣裁。”
  昭文帝轻咳几声,叹,“不知多少人盼朕死,不知多少人盼朕生。”
  宋皇后道,“太子年纪尚小,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叹口气。
  宋皇后道,“西北不宁,战事时有发生,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又叹口气。
  宋皇后道,“朝中大臣,有的想做周公,有的想做王莽,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连气都叹不出了。
  宋皇后道,“五儿还未长大成人,还未出嫁,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握住宋皇后的手,问,“皇后呢?”
  “我少时以为我父亲是最可靠的人,后来,他权衡利弊,舍弃了我。我母亲过逝的早,自小到大,大哥最关心我,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哥离开了帝都。”宋皇后眼中流光闪过,恰似泪光,道,“陛下是唯一没有舍弃抛弃我的人。”
  昭文帝轻叹,“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第243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