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种地金手指 第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罗总年轻还是小罗的时候,和村里几个兄弟一起搞了个建筑队,创业刚起步时缺人手,林姐还在工地上帮忙做饭。
  当时为了赚钱,建筑队什么脏活累活小活都接,他们肯吃苦也正好赶上了时代的红利,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小罗接手的工程也越做越多,顺理成章地成立了公司越做越大,从小罗变成了罗总。
  直到时代变化大资本入局,房产被资本家玩成了金融游戏,用来收割韭菜钱生钱。
  罗总他们觉得搞资本搞金融搞不了,商量商量就把公司买了钱分了,做点小生意或者干脆退休收租养老得了,林姐现在收租的几栋楼就是当初他们自己建的。
  罗总口中的老石大名叫石传光,是罗总当初从村里带出来的几个兄弟之一,脑子灵活会办事。
  拆伙后石传光看好南方的发展,去深洲郊区拿了块地,开了个当时很新潮的高尔夫俱乐部,谁也没想到深洲发展得那么快,当时的郊区现在变成了高新区,周边都是新兴产业园,石老板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俱乐部会员门槛都变高了。
  林姐听到是曾经的合伙人老石来上京了,一边捡了一篮子的杨梅,一边说道:“这杨梅真不错,老石难得来一趟,带去给老石尝尝,你少喝点酒啊。”
  罗总拿着酒提着杨梅出了门:“好,知道了。”
  罗总出门不到一个小时,林姐就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老婆,你问问送杨梅那租客,她家杨梅卖完了吗,老石他看中这杨梅了,想在他那俱乐部添个果品,价格好说,老石不差钱,哈哈哈。”
  林姐隐隐约约还听到电话老石的抗议:“你这老家伙。”
  罗总回到家还和林姐抱怨,国外大价钱买的葡萄酒,还没一篮杨梅受欢迎,下次出国玩不花这冤枉钱了。
  就这样,文林琳在县城瞎晃悠,还没摸着门路,就天降大老板,她家杨梅有销路了。
  三天后,文林琳在县城高铁站接到了石老板,带石老板逛了杨梅林,亲手摘了杨梅吃,聊了聊杨梅的种植过程。
  文爸文妈觉得自家女儿长大了,生意的事没插手,但石老板远道而来,文爸亲自下厨请石老板吃了小鸡炖蘑菇,清蒸鲈鱼,地方特色菜扣肉,自家种的小白菜,南瓜,西红柿,自家腌的黄瓜等小菜,吃得石老板头也不抬,嘴里说的全是好吃。
  不得不说和老板亲自谈的好处就是他能直接拍板,石老板开的是高级俱乐部,愿意为了提升一点点口感花大价钱,直接开出了50元一斤的高价。
  这里离深洲不远,走高速不到6个小时,俱乐部安排送货的车,杨梅当天摘当天送,保证新鲜。
  石老板吃完饭就急急忙忙回深洲安排人手,约定两天后送第一批货试试,而文林琳也忙起来了,对杨梅树的浇水施肥更用心了,还要准备大量采摘杨梅的工具。
  约好拿货那天文林琳起了个大早,天还蒙蒙亮时就开始摘杨梅,忙了一早上,摘了两大筐杨。
  9点多两个小伙子开着一辆小货车跟着导航拐进来了,石老板给的价高,安排的来拿货的人要求更高,两个人愣是一颗颗杨梅地选,小了一点的不要,颜色不够艳的不要,外表有一点点破损的也不要,两筐杨梅硬是挑剩下半筐。
  文林琳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好杨梅被他们挑挑拣拣,脸色都快变了,但石老板给钱爽快啊,这边货还没上车呢,10万块订金就到账了,约定好月底结尾款。
  看着手机银行里热乎的六位数转账,文林琳笑得牙齿都露出来了,还热情地招呼两个小伙子留下吃午饭,但他们急着送货,拉上杨梅就赶紧回去了。
  文林琳哼着小曲继续处理剩下的杨梅,还打电话叫文爸买鸡买排骨,今天吃杨梅宴。
  晚上一家人喝着杨梅汁,吃着杨梅鸡,啃着杨梅排骨,文林琳打开手机银行,给爸妈炫耀刚到账的订金,眉飞色舞地说着自己的计划。
  “这批杨梅挑剩的不少,零零散散卖新鲜的太麻烦了,我打算做杨梅蜜饯,杨梅酱,杨梅酒,能存放地久一点。”
  “我之前开的淘宝店用上了,杨梅蜜饯、杨梅酱都可以挂在网上卖,还可以送亲戚送朋友送同事,这批杨梅能赚不少。”
  “爸,隔壁村是不是有一家做了十几年的酒坊,你把地址发给我,我明天去买一批酒回来酿杨梅酒,过年时可以喝杨梅酒。”
  “妈,你吃这个杨梅排骨,我看着网上的教程做的,酸甜不腻,和县里大饭店有的一比,我做饭还是可以的嘛。”
  “哎呀,这批杨梅卖得那么好,等忙完这一阵钱收回来,我们一家人可以出去好好玩玩,放松一下,你们想去哪里玩?”
  ……
  文林琳没喝酒但觉得自己有点晕乎乎的了,她第一次做自己喜欢的事赚了钱,有点飘飘然。和每天上班细水长流地攒钱不一样,自己种下一棵树看它开花结果收获,有一种质朴的满足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