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之神[娱乐圈] 第202节(3 / 4)
可以说是非常美了。
这是程程不知道第几次看这些女孩子们排练《清明图卷》了,随着对这支舞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能体会古典舞的美感,她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她为什么不学学古典舞呢?
高滔滔到底是曹皇后用来稳固地位的,即使高滔滔是亲侄女,不是一般的‘养女’能比,那不也是为皇帝准备的一道‘美味佳肴’么。所以学习的东西里固然有琴棋书画这类很高雅的,也有歌舞之类被认为是‘声色娱人’的。
事实上,高滔滔在剧中就有过两场舞蹈,一次是在姨母曹皇后的安排下,为姨父宋仁宗献舞。另一次,则是跳舞给赵宗实看。前者华丽精美,却是被迫的,后者简单自然,是一个少女无言的诉说。
程程之前没想过学古典舞,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舞蹈功底已经足够到时候演出了。但现在看到古典舞,就觉得真正学习一下古典舞,才能更好地表现那些剧中场景。
不同舞种的舞蹈演员固然能够跨行,但不得不说,大多数还是只能表现出自己本工的风.情。
而且程程也不指望一次回档能把古典舞学到什么程度,她只是觉得有必要认真学一下古典舞的身韵...不只是跳舞的时候能够增加古典美,对于她出演一个古代仕女本身就是很有帮助的。
‘身韵’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从京剧、武术、古代舞谱等等上总结出来的身法和韵律,古典舞的古典美就是靠着‘身韵’才能出来的。很多学京剧昆曲,学古典舞的演员,他们演古装剧,天然有一种味道,就是因为他们的身韵底子在!
第213章 大江东去(3)
程程盘腿坐在练舞室的地板上, 身体垂直于地面,双手自然放在两侧。在舒缓的音乐中深深吸气、吐气——这其实就是古典舞身韵训练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提沉’, 提是提气,也就是吸气,沉就是沉气, 或者说吐气。
就像大多数技艺一样, 越是基础的东西,就越是重要。身韵是古典舞的基础,而提沉又是身韵的基础。
要知道,在为数不少的身韵训练动作里, 含腆仰、旁提、横拧、云肩转腰、圆场、穿手等等名目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东西有的简单, 有的困难。但不管是简单, 还是困难, 舞者都要注意呼吸, 这也是世界上很多舞蹈的共同点, 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呼吸讲究呢!
在古典舞中, 呼吸也可以说是提沉, 由此可知提沉的基础与重要。
提沉非常重要,但让舞者们头秃的是, 他又从来不简单。不只是不简单,关键是在‘提沉’的学习上向来是‘学无止境’,永远都有继续精进的空间。即使是作为教科书配套光碟的标准身韵提沉, 可以说动作完全是范本了吧?拿这去和顶级的古典舞舞者比较,也会发现是天壤之别。
他们的不同可能是极其微小的,但由此产生的表现力就是大不相同...这也是表演艺术的微妙了。
程程自觉自己是有不错的舞蹈基础的了, 上身韵课应该是有优势的——舞蹈、武术,甚至表演训练中的形体训练,这些东西都要求控制自己的身体。古典舞或许是个新的领域,但控制自己的身体是一样的。
事实也是这样,程程学‘形’是很快的。
但她也很快意识到,重要的不是形!
对于一个本身就擅长跳芭蕾舞的人来说,学古典舞的‘形’,学习他的运动路线,学会适应节拍,都不难。但她也算是内行人了,她心里清楚,学会这些东西,不能算学会某种舞蹈。
姑且可以说是外行人学着玩的,在家里跳来自我欣赏,又或者非专业的社团参加一些活动...这些是够了。可要以完全专业的眼光来看,‘学会’的标准就高了,很多古典舞专业出来的学生都不敢说自己‘学会了’!
应该说学的越多,了解的越多,越觉得自己还差得远!
程程深深吸气、深深吐气,这个过程中每一节的脊柱都在移动。不同于真正的初学者的懵懂,她很快抓住了要点,知道要去感受每一节脊柱的横向移动与竖向移动。与此同时,还有四肢的关节点、头颈,甚至眼睛,也在移动。
这些移动是同步的,各方面都同步,完全服从于呼吸的节奏。
学舞蹈的要学习解剖和运动力学,不是没有理由的...舞者想要真正做好,就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身体、人体的发力与传导。
在呼吸的‘指挥’下,程程精细地抠动作...发力的方向与程度从来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小心控制的——从核心一点点传递到指尖。
这其实和程程跳芭蕾舞时的经验有些重合,这也给了程程不小的帮助,让她的进度加快了不少。不过,她也因此更需要注意两种舞蹈习惯上的差异,不能让芭蕾舞的习惯影响到古典舞的身韵。
做了一会儿身韵练习后,程程就开始跳舞,古典舞。
虽然这算是没学会走、就开始跑的行为,但考虑到她本身就不是舞蹈上的门外汉,倒也无可厚非。事实上,就算是真正的初学者学舞蹈,也不可能等到把‘前置内容’学完了,一切基础都了然于心了,才去跳第一支舞。
学舞的人需要调剂枯燥的基本功日常,同时跳舞本身也能培养感觉...如果只是抠基本功就能跳好舞,那一个个顶级的舞者也不会那样可遇不可求了。
这一天的舞蹈练习完成之后,程程擦了擦汗,就去了这间私人舞蹈教室附属的淋浴间洗澡。过了一会儿出来,换上自己的常服,和老师告辞——这会儿都中午了,她正好去附近吃个午饭。 ↑返回顶部↑
这是程程不知道第几次看这些女孩子们排练《清明图卷》了,随着对这支舞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能体会古典舞的美感,她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她为什么不学学古典舞呢?
高滔滔到底是曹皇后用来稳固地位的,即使高滔滔是亲侄女,不是一般的‘养女’能比,那不也是为皇帝准备的一道‘美味佳肴’么。所以学习的东西里固然有琴棋书画这类很高雅的,也有歌舞之类被认为是‘声色娱人’的。
事实上,高滔滔在剧中就有过两场舞蹈,一次是在姨母曹皇后的安排下,为姨父宋仁宗献舞。另一次,则是跳舞给赵宗实看。前者华丽精美,却是被迫的,后者简单自然,是一个少女无言的诉说。
程程之前没想过学古典舞,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舞蹈功底已经足够到时候演出了。但现在看到古典舞,就觉得真正学习一下古典舞,才能更好地表现那些剧中场景。
不同舞种的舞蹈演员固然能够跨行,但不得不说,大多数还是只能表现出自己本工的风.情。
而且程程也不指望一次回档能把古典舞学到什么程度,她只是觉得有必要认真学一下古典舞的身韵...不只是跳舞的时候能够增加古典美,对于她出演一个古代仕女本身就是很有帮助的。
‘身韵’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从京剧、武术、古代舞谱等等上总结出来的身法和韵律,古典舞的古典美就是靠着‘身韵’才能出来的。很多学京剧昆曲,学古典舞的演员,他们演古装剧,天然有一种味道,就是因为他们的身韵底子在!
第213章 大江东去(3)
程程盘腿坐在练舞室的地板上, 身体垂直于地面,双手自然放在两侧。在舒缓的音乐中深深吸气、吐气——这其实就是古典舞身韵训练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提沉’, 提是提气,也就是吸气,沉就是沉气, 或者说吐气。
就像大多数技艺一样, 越是基础的东西,就越是重要。身韵是古典舞的基础,而提沉又是身韵的基础。
要知道,在为数不少的身韵训练动作里, 含腆仰、旁提、横拧、云肩转腰、圆场、穿手等等名目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东西有的简单, 有的困难。但不管是简单, 还是困难, 舞者都要注意呼吸, 这也是世界上很多舞蹈的共同点, 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呼吸讲究呢!
在古典舞中, 呼吸也可以说是提沉, 由此可知提沉的基础与重要。
提沉非常重要,但让舞者们头秃的是, 他又从来不简单。不只是不简单,关键是在‘提沉’的学习上向来是‘学无止境’,永远都有继续精进的空间。即使是作为教科书配套光碟的标准身韵提沉, 可以说动作完全是范本了吧?拿这去和顶级的古典舞舞者比较,也会发现是天壤之别。
他们的不同可能是极其微小的,但由此产生的表现力就是大不相同...这也是表演艺术的微妙了。
程程自觉自己是有不错的舞蹈基础的了, 上身韵课应该是有优势的——舞蹈、武术,甚至表演训练中的形体训练,这些东西都要求控制自己的身体。古典舞或许是个新的领域,但控制自己的身体是一样的。
事实也是这样,程程学‘形’是很快的。
但她也很快意识到,重要的不是形!
对于一个本身就擅长跳芭蕾舞的人来说,学古典舞的‘形’,学习他的运动路线,学会适应节拍,都不难。但她也算是内行人了,她心里清楚,学会这些东西,不能算学会某种舞蹈。
姑且可以说是外行人学着玩的,在家里跳来自我欣赏,又或者非专业的社团参加一些活动...这些是够了。可要以完全专业的眼光来看,‘学会’的标准就高了,很多古典舞专业出来的学生都不敢说自己‘学会了’!
应该说学的越多,了解的越多,越觉得自己还差得远!
程程深深吸气、深深吐气,这个过程中每一节的脊柱都在移动。不同于真正的初学者的懵懂,她很快抓住了要点,知道要去感受每一节脊柱的横向移动与竖向移动。与此同时,还有四肢的关节点、头颈,甚至眼睛,也在移动。
这些移动是同步的,各方面都同步,完全服从于呼吸的节奏。
学舞蹈的要学习解剖和运动力学,不是没有理由的...舞者想要真正做好,就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身体、人体的发力与传导。
在呼吸的‘指挥’下,程程精细地抠动作...发力的方向与程度从来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小心控制的——从核心一点点传递到指尖。
这其实和程程跳芭蕾舞时的经验有些重合,这也给了程程不小的帮助,让她的进度加快了不少。不过,她也因此更需要注意两种舞蹈习惯上的差异,不能让芭蕾舞的习惯影响到古典舞的身韵。
做了一会儿身韵练习后,程程就开始跳舞,古典舞。
虽然这算是没学会走、就开始跑的行为,但考虑到她本身就不是舞蹈上的门外汉,倒也无可厚非。事实上,就算是真正的初学者学舞蹈,也不可能等到把‘前置内容’学完了,一切基础都了然于心了,才去跳第一支舞。
学舞的人需要调剂枯燥的基本功日常,同时跳舞本身也能培养感觉...如果只是抠基本功就能跳好舞,那一个个顶级的舞者也不会那样可遇不可求了。
这一天的舞蹈练习完成之后,程程擦了擦汗,就去了这间私人舞蹈教室附属的淋浴间洗澡。过了一会儿出来,换上自己的常服,和老师告辞——这会儿都中午了,她正好去附近吃个午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