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臣 第1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许莼面沉似水:“我随口诈他们的,只是想着他们好端端派个上尉来搞什么通商口岸?还派人去侦察海面地形,莫不会带有军队吧?果然一诈就出来了。外海茫茫,他们有心躲藏,我们未必能发现,但如今知道有军舰,那就好找了。”
  霍士铎惊道:“他们莫非心怀叵测?为何还放他们离去?何不扣押下来审问?”
  许莼道:“不知道他们兵力多少,他们既是侦察在先,又说是通商,恐怕也未必敢打。咱们才打仗穷了一回,哪里经得起再开战。也没有证据,扣押他们,平白给他们开战的借口。”
  “且一边侦察,一边且看看他们通商口岸提的贸易条件是什么再作打算。若是能不打,还是和平通商的好。”
  霍士铎道:“那侯爷邀请他们观看大阅,意图是……”
  许莼道:“吓一吓他们,若是吓得他们一年数年的不敢侵犯,也就又争得一些时间。咱们炮也没正经修出几台,这几年都是侧重在民生上,经不起折腾。”
  他转脸问押着俘虏出来的裴东砚:“审问出什么了?”
  裴东砚道:“开始还说是钓鱼,后来分开审问。分别倒吊到了蛇洞里,和他们说谁先实话的就先放上来,另外两个人就扔蛇洞里,立刻就哭着都招了。果然是奉命测量海面,并且观察地形。”
  霍士铎变色:“哪里有蛇?”
  裴东砚看了他一眼:“霍大人不会怕蛇吧。”
  霍士铎道:“我只是觉得这天还冷怎么会有蛇了。”
  裴东砚道:“是医学馆那边养了一些乌梢蛇,说是治中风等有奇效。前些日子冬海大人命人刚送过来想要提取一些蛇毒,正好用上了。”
  霍士铎松了一口气:“那可得都关好了。”
  裴东砚面露一丝嘲笑,霍士铎不理他,却看许莼转身已往里头走去,霍士铎连忙紧跟着问他:“我这边有什么安排吗?我派人去监视着那琴狮国的使馆楼周围?”
  许莼道:“你考虑得很周到,去吧。
  阅兵一事陆军营、城守营、辎重后勤营都是你统管,也要准备好,莫要丢了本侯的脸。”
  霍士铎看他不复之前的轻松神色,心里也知道此事恐怕非同小可,连忙自下去安排不提。
  许莼却心事重重,如今样样事情也才上了正轨,若是此时有外洋人觊觎,又发起战争的话,那是真要把国库给打穷了。更何况北边如今鞑子也不太平,看贺大哥的意思,对方出了个枭雄汗王,统一了各部族,野心勃勃,多次滋扰犯边,但都被打回去了。若是东海这边再次不安宁,北边定然也要趁虚而入。
  九哥……九哥的太平治世,可真难啊。
  他如今不过是这么一个区区津海卫,这几年雄心万丈,也被消磨得没了脾气,都是东一件西一件的小事情,纵然初心不改、志向不移,到底也知道了为何当初方子静和沈先生都说他太急了,原来做事这么难,哪怕他不贪图富贵,不短视,亦还是有那么多桩桩件件的困难需要克服,那么多不同的人心需要他去协调平复。
  到了下午,果然使馆那边送来了通商口岸的议案:签订贸易协定,沐朝增开与琴狮国通商口岸,开设租界,降低关税,常驻公使。细节中含有琴狮国商船可自由航行内江各口,琴狮国商人可到内地游历、通商,免征内地税。
  许莼慢慢翻看着那些条例,知道对方提出来的肯定是更有利于对方的,但还是颇有些不平之郁气。
  晚间,盛长天派夏潮回来禀报,果然外海有战列舰四艘,其余船舰十余艘,其中主舰装备有六十四门大炮,另外副艇装备三十门大炮,另外两艘装备八门大炮。
  许莼松了口气:“这样的舰队,应该还是只是先头部队,但恐怕他们还有大部队。琴狮国来我国,也要十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他心中略微安定了些,命姜梅带着早兰和同文馆的可靠学生仔细抄写了出几份来,自己又亲自写了奏本,附上了侦察的情况、审问的口供,命人送进京去给方子兴。
  果然方子兴收到了信自己亲自送进了宫里去,谢翊打开匣子仔细看了看,便命人传内阁首辅欧阳慎、武英公方子静,兵部尚书雷鸣、户部尚书罗恒睿、礼部尚书沈梦桢、大理寺少卿贺知秋进宫商议国事。
  奏本在诸位大臣中传阅了一回,谢翊坐在龙椅上问道:“诸卿可有意见?”
  欧阳慎道:“临海侯处置妥当,我朝才刚刚恢复,不可轻启战端,邀请他们参加大阅,以我朝武威慑之,正可战端消弭于无形,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也。”
  沈梦桢道:“通商口岸的条件太偏厚于他们,还需商榷,对方由军舰护送而来,恐怕别有所图。”
  罗恒睿道:“打仗肯定是不够军费的,上一次讨倭的,亏空到现在还没平。更何况津海卫那边那么多工厂船坞,都才兴建起来,如今才勉强能装配新式船只、大炮,若是打起来,岂不是白白打了这几年的基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