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乔氏又问能取上吗?
  钱宗宝想了想, 道:“只要观点没跟主考大人相左, 问题不大。”
  他心里觉得基本没跑, 但读书人要脸, 哪怕十成十的事也得含蓄了说。乔氏起先没想明白,心还悬了两天,钱玉嫃看不下去了, 点穿这事:“主考大人的想法总不会同国子监教的那些全然相左,宗宝在国子监里表现那样出色,想也知道这么讲是谦虚来着,您怎么认真担心上了?”
  乔氏一恍惚:“是这样?”
  “要是真没把握他不该摇头讲吃不准吗?您想想他说的什么?他说只要观点不左,问题不大,意思不就是对自己陈述那些非常满意,但凡志同道合的都应该能够欣赏?”
  女儿这么分析之后,乔氏觉得有道理啊:“我来京城还不久,哪知道那些门道?再者要说人情世故为娘还懂一点,说到读书做学问我真头疼。宗宝也真是,那话他跟你说,跟你爹说,你们听得懂,到我这儿还打什么哑谜?他直接说能取上没问题,我听了还能出去宣扬不成?”
  “世事无绝对嘛,放榜前谁都不敢把话说死了,反正娘也别担心了,与其惦记会试放榜,不若多点精力用在新宅那边。”
  此番上京乔氏带了许多银票,年前她没什么动作,过完年就找了中间人让帮忙寻摸那种地势不错占地广阔的空宅,一番打听下来,好地段的宅子都有人住,空着的也没什么人愿意出手,又不是穷疯了。
  没办法,她只得退一步,哪怕位置不是那么好,地方宽阔也成。
  这也不容易。
  怎么说呢?
  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扎堆的地方大宅院才多。位置略差一点的,住的人身份自然也差一筹,哪有资本盖五进院?
  乔氏买不到现成的大宅,又打了个主意,买下相邻的几座院子,找人改建。
  其实真要说起来,钱炳坤这一支人丁比较凋零,女儿钱玉嫃嫁了人,他们膝下只得个儿子,除非钱宗宝成亲之后生许多儿女,要不也用不上太大的宅邸。要是以前的乔氏,估计给办个三进院住着得了,你说以后人多了住不下,也等人多起来再说,现在整那么大空空旷旷的也没意思。
  在京城待了几个月,她发现不行。
  至少三进院不行,哪怕眼下只有宗宝跟他未来媳妇儿住,至少也得有四进,最好一步到位整出个五进院来。有句话叫先敬罗衣后敬人,这话说来是讽刺人的,可各地都是这样,尤其自家跟王府沾亲,整得太寒酸扫的是嫃嫃的面子。
  满京城都知道燕王世子妃娘家是南边的商户,在大家伙儿看来,商户就应该有钱,置个宅院还抠抠搜搜的回头别给传成了不上台面的行脚商人。
  还不光是嫃嫃,宗宝媳妇儿已经定了是靖安伯府的小姐,伯府不要面子吗?他们能愿意把自家姑娘送进个三进小院里?真这么干了,满京城都要笑死过去。
  都说死要面子活受罪,混到这份上,不要面子也不成,该绷还得绷着。
  现在买别人的院子来推倒重建,时间上是会比较赶,但也还成,左右是先定亲。
  钱玉嫃都说弟弟肯定没问题,乔氏就把心稳稳揣回肚子里,继续操心建宅的事。京里兴着土木,她不忘记去信给老爷让那头把家具打上,包括杯盘碗盏都可以预定下,让人开窑烧上,各种器具都可以提前置办起来,回头打包装车送上京城就是。
  很多东西在京里也能弄,多花点钱少运一趟。
  乔氏没选这条路还是想着在这头人生地不熟的会很麻烦女儿,以嫃嫃的个性肯定不怕为亲兄弟操心,她如今有儿有女的,还有偌大个燕王府需要操心,乔氏不想给她找事。
  事实上,他们这些人在京里头,就已经让嫃嫃分心关照了。
  亲娘、弟弟、姑妈、表哥……几个月下来可不是不少事吗?
  乔氏把信送出去之后,才把她的打算告诉女儿。钱玉嫃素来通透,立刻明白娘亲缘何这样安排,她真是哭笑不得:“娘以前很会使唤女儿的,如今越发见外了!”
  “哪是这样?”
  “很多事交给我轻轻松松就能办妥,您非得亲力亲为。”
  “我是为你好,也是为你兄弟好。给你省事是一方面,也要让家里这些知道凡事还得自己去办,实在没办法再来找你商量,别以为家里出了个能耐人就能全家蜂拥而上巴着你享福,惯得他们!”
  这话听着受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