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想和离(双重生) 第8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陆嵩不知皇家母子商谈的结果,他要赶在圣上将俞静宜定罪前与他见上一面:“劳烦赵总管帮本官禀告圣上,本官愿为圣上分忧。”
  赵总管身形一顿,目光落在陆嵩脸上:“杂家这就去向圣上禀报。”
  心道,希望他是去解忧而不是火上浇油。
  那些折子都是关于福菀郡主下葬一事,圣上不是没批完,而是不知该如何抉择,若陆嵩此番只是表明自己的立场,可不就是火上浇油。
  太后娘娘前脚才向圣上施压,圣上这会儿定然心气儿不顺,说不准陆学士又会被打回陆修撰。
  陆嵩进入御书房,明元帝身前放着一叠奏折,面上有些躁意。
  他心如明镜,太后嘴上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夹着私心,若是没有给俞家女定罪,虞国公府就要为两位贵女坠崖负全责,他可以借此收回虞国公手上的一部分权限。
  太后并非他的亲母,虞国公府算不得他的外家,不得不防。
  另一方面,他已经看出玄武军倾向俞家,若是给俞家女定罪,无疑会与玄武军产生嫌隙。
  若非有玄武军的支持,以他父皇的身体状况根本不可能坐上皇位,他父皇留有遗训,决不能失了玄武军。
  因而,他已经打定主意不会给俞家女定罪。
  但太后所说并非全然没有道理,下头的兵将与那些百姓哪里会知道背后这些事,他们只会认为皇家没有为玄家讨回公道,影响甚广,不得不顾及,他苦于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
  陆嵩的师座是庄康,在明元帝看来,他必然与师座的立场一致,不管他说什么,无非是这个目的。
  他嗓音沉沉:“陆学士有何高见?”
  陆嵩道:“回禀圣上,既然百姓们对案件有疑议,不若将此案重审。”
  闻言,明元帝露出诧异的目光。
  ……
  翌日早,俞华霖上朝未归,大理寺的官差带着审批过的文书敲开俞家大门:“上头有令,将俞静宜带到大理寺收押。”
  俞景山问道:“案子不是已经结了吗?”
  为首之人道:“这是上头做的决定,本官只是遵照命令行事。”
  能为这件事做主的就只有圣上,圣上为了安抚民心要将女儿定罪吗,郭方蕊慌乱不已。
  外面那么多人看着,现在让女儿藏起来已经来不及了。
  俞静宜回到房中,拆下原本的玉簪,别上卫衡送他的桃花簪,补妆,换了一身出门的行头。
  卫衡为她披上一条白底银纹滚边斗篷,系上绳子,安抚道:“娘子放心,我一定会救娘子出来。”
  这件事有些蹊跷,他与明元帝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对他的想法了如指掌,不该如此。
  依照他的计划,先逼迫玄阳王府将福菀郡主下葬,避过这个风头,待到揭露殷亲王府谋反一事,俞家自然会恢复声誉。
  转念,他想到陆嵩,那是一只披着书生皮的老狐狸,总能影响圣上的决策,不,现在还只是小狐狸。
  无论如何,他一定会保下俞静宜。
  俞静宜扑进他的怀中,贴着他的胸口,过了许久才松开,取出木匣中的“休书”揣进怀里,抱着赴死的念头径直走向门外。
  卫衡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镇北侯府,对手是玄阳王府,镇北侯府也没法子,她压根不抱希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