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60章 挽面
  俩人到了阿青家,阿青房里摆放着嫁妆,只等着明儿个抬过去曹家,而阿青正背对着屋门坐着,旁边站着个村里的阿婆,听见她俩到了,阿青又是高兴又是不好意思,还带着些紧张。
  一扭头,看到杜芊芊手里捧着的水仙,青绿釉色、海棠花形制的水仙盆,里头赫然开着白瓣黄蕊的水仙花,煞是好看,更重要的是,那是奶奶的水仙头,眼眶一下就湿润了。
  无需多言,杜芊芊将手里的水仙递给阿青,阿青捧着,略有些哽咽:“谢谢你芊芊!”
  樱子在一旁打趣道:“别只顾着看芊芊的礼物啊,也看看我的!”说着拿出自己的那根桃木白玉兰簪,献宝一般。
  “也喜欢!谢谢樱子!”阿青被樱子又逗笑了。
  旁边的婆子、婶子们看着那盆水仙就纳罕道:“这么快就开花儿了?”水仙花香味有一点点像茉莉,更添了一缕甜香,屋里人都啧啧称奇赞叹。
  杜芊芊并不是个爱邀功的性格,加之也是阿青的好日子,自己别抢风头了,因此对于这些日子辛苦催花的事儿只字不提,只去问阿青:“刚进屋见你坐在那儿忙什么呢?”
  正是为这事儿紧张呢,阿青就有些红了脸,阿青的娘在一旁笑着解释道:“可巧你俩来了,阿青正有些害怕呢!”
  杜芊芊和樱子一瞧,桌上摆了两盆万年青,皆用红纸缠绕以取吉利之意,而刚刚站在阿青旁边的阿婆是来给阿青“挽面”的,手里拿着五色棉纱线,这位阿婆挽面手艺好,不知道为多少青葱待嫁的少女挽过面,村里人都亲切得唤她挽面阿婆。
  阿婆手艺好,需要的工具很简单,一卷五色棉纱线并一块水粉就可以了。
  出嫁前一日的这次挽面,意谓将为人妇,已开窍,懂持家,故此也谓“去开额”,因此阿青不好意思,而紧张则完全是因为有点怕疼。
  挽面有个生动的状态描述:四脚相叉,四目相向;有人咬牙,有人忍痛。想着脸上的汗毛被生生绞下来,阿青就不由得手心出汗。
  但是看着那盆绽开的娇嫩水仙,就像奶奶陪着自己,阿青心安定下来,乖乖坐着等阿婆操作。
  这坐的朝向也有讲究,特意预先择了个吉利方位,阿婆笑着安慰阿青:“孩子莫怕,婆婆小心着些,不疼的。”
  阿婆的五色棉纱线提前用花水浸泡过,先在阿青的脸上抹上一层薄粉,然后将一根纱线折成8字形的活结,右手拇指和食指撑着活结的一端,左手扯着纱线的一角,而牙齿咬着纱线的另外一角呈九十度,形如剪刀。
  樱子同杜芊芊站在一旁瞧着,见阿婆架势一摆,五彩棉纱线真个如同一把剪刀一般杵在阿青脸上,俩人没经历过,好奇里带着些紧张。
  反观那位阿婆,胸有成竹,手底丝毫不犹豫,双手一拉一合、一松一紧,纱线绞缠分合之间,就如剃刀一样在阿青脸上来回,看得樱子紧紧捏着杜芊芊的手臂,阿青还没怎么着,杜芊芊倒先感到疼了。
  第361章 来年的石榴花
  本来柔软无骨的细线,到了阿婆手里却如刀刃般锋利,从额头顶端开始,纱线顺着额头、鬓角、脸颊、鼻翼、嘴角上下左右游走,挽面这项技艺看似简单,但不起眼的几根纱线要操作得自如并非易事,十分费神耗力,非心灵手巧动作利索者莫能胜任。
  阿婆利索地来回拉合纱线,动作干净利落,游刃有余,通过推、拉、卷、夹、拔等操作,阿青脸上的绒毛被肉眼可见地连根拔起。
  的确是有些疼,不过却远比阿青自己想象的要好多了。特别是到了唇部边缘、眼周这些皮肤较为细嫩的地方,阿婆都会将线圈退一匝,力度也要轻一些。
  结果就好笑了,樱子皱着眉头、哭脸龇牙地怪表情站在一旁觉得阿青应该挺疼的,阿青本人却越来越放松,而且拔汗毛这种细碎的轻微疼痛密集积累,反而脸上有些麻痒,更觉不出疼来了。
  手臂被樱子捏得生疼,杜芊芊拍了拍樱子的手,让她镇定:“你看阿青的样子,像是很疼吗?”
  阿青刚要摇头,被阿婆扳着脸:“孩子,别乱动。”手里的纱线仍旧来回剪刀般绞着,阿青只好趁着阿婆挽额头的时候说了句:“不疼的。”
  当纱线行遍整张脸后,被挽者的面毛就被挽得干干净净,一般需要大半柱香的时间,而手艺老道如阿婆,不过约莫半柱香就完成了,阿青脸部变得光滑整洁,虽然肤色算不得白,但肤质不错,细腻没有什么瑕疵,本来么,十四五岁的年纪,满脸的胶原蛋白,压根没有丑姑娘,整张脸容光焕发。
  “阿青,你真漂亮!”杜芊芊由衷地夸赞道。
  樱子也赞叹着想去摸阿青的脸:“又嫩又滑,真好看!”
  阿青被俩人夸得又害羞又高兴,周围几个媳妇和婆子都跟了笑着捧场,屋子里一时欢声笑语、喜庆非常,阿青的娘看着自己的闺女,心中感慨万分,想着自己养了这么大的闺女明儿就是别家人了,当然舍不得,但又一想,婆家离自家只不过几步远的路,复又高兴起来。
  挽面完毕,阿青的娘塞了个红包给阿婆以作答谢,阿婆笑呵呵说了几句吉利话收了,又一边嘱咐阿青:“刚挽完,皮肤有些发热不碍事的,就是不能碰水,要等脸不热的时候才能洗去,不然长了红点明儿个可做不了漂亮的新娘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