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人听完眼睛一亮:“这个设计很有巧思。是哪里的师傅设计的?”
  一旁的杨市长说:“是来自南安的花灯师傅设计的。设计师傅就在这里,小凤,过来。”
  凤宁赶紧上来伸出双手跟老人握手,老人抓着她的手打量她:“噢哟,这么年轻啊,是你设计的?”
  凤宁忙点头:“是我。”
  老人笑呵呵地说:“可以,非常可以。巾帼不让须眉,我们南安的姑娘就是厉害!”
  凤宁抿着嘴笑:“谢谢您的认可,今后我一定会做出更多更好的灯笼,让全世界人民都来领略我们中国灯笼和中华文化的风采。”
  “哈哈,说得好,有志气!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该有的魄力!加油干!”老人笑着拍拍凤宁的手。
  送走领导,凤宁差点没站稳,盛世安赶紧从背后托了她一把:“小心!”
  凤宁站稳了,说:“这就跟做梦一样,我现在整个人还是晕的,感觉人在飘,脚踩不到实处,我太激动了!”
  盛世安说:“我知道。你先去值班室里休息一下。”
  凤宁抓着盛世安的手腕使劲摇:“盛世安,你敢相信吗?他夸我了!你听到了吗?”
  “我听到了。你本来就很厉害,值得夸奖啊。我都为你感到骄傲!”盛世安面带微笑看着她,眼中都是闪烁的星星。
  这一晚,凤宁激动得到了后半夜才入睡。翌日起来都快到十点了,她打开门,看见门缝里夹着的纸条,是盛世安写的:“我今天去军事博物馆了,你昨晚肯定没休息好,多休息会儿。”
  凤宁想起昨晚的经历,还是觉得难以置信。她买来今天的报纸,几乎所有报纸上都在报道这件事,有一些报纸上甚至还选用了自己和老人和合照,她把这些报纸都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这个以后就是她的名片了。
  接下来几天,凤宁抽了空,与盛世安去爬了长城,又去了一趟故宫和圆明园。他们拍了很多照片,凤宁还主动买了两个胶卷。
  盛世安也趁机叫别的游客帮他俩拍了不少合照。
  盛世安是28号离开的,凤宁想把拍完的胶卷要过来,自己在北京洗出来,洗好了给盛世安寄过去。她主要是考虑到盛世安是个穷学生,洗几卷胶卷得花不少钱。
  但盛世安哪里肯给她,把所有胶卷都带走了,说洗好了再给她寄回南安去。他的私心当然是想多留一些凤宁的照片。
  因为那些新闻报道,接下来的日子,灯会的游客就更多了,不少从老家过完年回来的人也赶来看花灯。
  甚至还有许多外省的文旅部门工作人员,他们特意过来赏灯,并向凤宁发出了合作邀请,希望她能够去他们的城市帮忙布置一场灯会。
  包括上海、南京、杭州、武汉、西安、厦门、广州、沈阳等大城市,加起来竟有十几个城市之多。
  凤宁知道自己会因为北京的灯会打开知名度,但没有想到会这么火,她的行程都排到了后年。经此一场灯会,南安花灯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打响了名气。
  北京的灯会还没结束,凤宁就开始设计下一场灯会的设计稿了。因
  为她跟沈阳签订了合同,今年六月要在沈阳举办一场灯会。
  沈阳选择六月举办灯会,主要是考虑到他们那儿冬天太冷,并不适合扎花灯,也不适合晚上去赏花灯,夏天举办灯会显然是更合适的时间。沈阳来的人被凤宁说服了,同意在六月份举办灯会。
  其他城市有的则选择了中秋灯会,但更多的还是想在年底的时候举办灯会,跟元宵节更为应景,所以今年年底办不成的,就推到了明年。
  凤宁现有的人手也只够年底的时候同时在三个城市办灯会,其中南安灯会是固定的,所以只能给两座城市办元宵灯会,可不就得排到后年了。
  凤宁在北京一直待到灯会落幕,这时已经出了正月。
  整场灯会总共为40天,观影人次不低于280万,倒不是北京的游客格外爱看花灯,而是北京作为首都,本来就有很多的游客,有很多门票都是外地游客贡献的。
  按照分成比例算,凤宁分得的税前收入超过了四十万。纳完税,还能剩下三十多万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