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第248节(2 / 4)
李隆基眯着有些花了的老眼,看着逐渐出现在视线中的唐军旗帜,一时间也差点忍不住老泪纵横。
“的确是咱们的人啊。”韦见素和房琯连忙搀扶着李隆基迎了上去。
这列穿着破旧的唐军停在了众人身前,一个相貌俊美、披甲执剑的青年下马单膝跪地。
“臣寿安公主府长史萧临光前来迎驾!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李隆基连忙扶起萧临光,他此时哪还在意萧临光请罪的话啊,只要有人迎他,他不用再被盗匪追着跑,不用再风餐露宿,李隆基已经十分满足了。
“萧?可是兰陵萧氏的子弟?”李隆基问。
“家父萧嵩。”
李隆基抚掌:“原来是萧卿家的儿子。”
萧临光脸上也露出了腼腆的笑容:“其实臣也不是有意救驾来迟,臣接到消息之后立刻带兵前来迎接陛下,只是不知为何一直没能找到陛下,还是派出探子在汉中郡打探了数日才得知陛下行踪。”
他的口吻仿佛真的十分疑惑一样,好像把李隆基一行人领错路的人不是他专门安排的人一样。
李隆基老脸一红,也不好意思在小辈面前说他是拿错了地图,又被带错了路还被盗匪追着跑,走到后来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走到哪儿了。
只能强行岔开话题:“你如今是寿安公主府长史,可是寿安公主派你来迎接朕?”
第243章
“寿安公主得知陛下离开长安城之后,立刻就派臣带人来接应陛下了。”
萧临光语气激动,眼睛中已经含泪,“公主得知陛下遇险,心急如焚,涕泪涟涟言‘阿爷安我心方安’,当即便派最信任的臣子来接应陛下,如今蜀郡已经为陛下整理出了郡守府作为陛下暂居之处,就等着臣将陛下请回去了。”
一番恳切之言让这段时间饱经人情冷暖,逃亡之苦的李隆基万分感动。
他不无感慨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寿安和爱卿有心了。”
没想到一直被他忌惮的女儿才是他的忠臣啊。回想起自己先前对李长安的小心思,李隆基不仅有些唏嘘。
他看走了眼,没能看出来安禄山的野心,还被杨国忠蒙骗,好在这个幼女是个好的。
和来接应自己的军队会和之后,李隆基心里终于踏实了,安全得到保障之后便又有了心思关心自己的江山。
“如今局势如何?”李隆基坐上了马车,开始询问起天下局势。
这段时间李隆基忧心的不仅是自己安危,也对如今的天下局势十分担忧。
只是在逃亡路上,消息难以传递到他手中,沿途郡府所得知的消息也都是些零零散散的旧消息,如今大唐到底有多少城池落入了安禄山手中,河朔三镇的军队是否已经和叛军交上了手,这些消息李隆基是两眼一抹黑,一点都不知道。
有寿安公主领导作战天下局势自然一片大好,要是你现在就把皇位传给寿安公主,说不准一年都不用,天下就能平定。
萧临光心中腹诽着,面上表情却丝毫不变:“叛军已经攻破了长安城。”
李隆基长叹一口气,这个消息他在沿途郡县已经有所听闻了,如今从萧临光口中得到肯定的消息,李隆基心底那仅存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安禄山正在建造浑天台,听说已经让太史监的相士们开始选定新国号了。”萧临光接着道,面上还露出了悲切的神情。
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满脸都写着“大唐要亡了”几个字。
因为谁大唐才要亡呢?
李隆基咳嗽了两声,心里发虚。他记得萧嵩虽然治国差了点,徒有其表,但是说话还是很好听的啊,怎么萧嵩这个儿子说话这么不中听,句句都往他心口上扎刀子呢。 ↑返回顶部↑
“的确是咱们的人啊。”韦见素和房琯连忙搀扶着李隆基迎了上去。
这列穿着破旧的唐军停在了众人身前,一个相貌俊美、披甲执剑的青年下马单膝跪地。
“臣寿安公主府长史萧临光前来迎驾!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李隆基连忙扶起萧临光,他此时哪还在意萧临光请罪的话啊,只要有人迎他,他不用再被盗匪追着跑,不用再风餐露宿,李隆基已经十分满足了。
“萧?可是兰陵萧氏的子弟?”李隆基问。
“家父萧嵩。”
李隆基抚掌:“原来是萧卿家的儿子。”
萧临光脸上也露出了腼腆的笑容:“其实臣也不是有意救驾来迟,臣接到消息之后立刻带兵前来迎接陛下,只是不知为何一直没能找到陛下,还是派出探子在汉中郡打探了数日才得知陛下行踪。”
他的口吻仿佛真的十分疑惑一样,好像把李隆基一行人领错路的人不是他专门安排的人一样。
李隆基老脸一红,也不好意思在小辈面前说他是拿错了地图,又被带错了路还被盗匪追着跑,走到后来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走到哪儿了。
只能强行岔开话题:“你如今是寿安公主府长史,可是寿安公主派你来迎接朕?”
第243章
“寿安公主得知陛下离开长安城之后,立刻就派臣带人来接应陛下了。”
萧临光语气激动,眼睛中已经含泪,“公主得知陛下遇险,心急如焚,涕泪涟涟言‘阿爷安我心方安’,当即便派最信任的臣子来接应陛下,如今蜀郡已经为陛下整理出了郡守府作为陛下暂居之处,就等着臣将陛下请回去了。”
一番恳切之言让这段时间饱经人情冷暖,逃亡之苦的李隆基万分感动。
他不无感慨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寿安和爱卿有心了。”
没想到一直被他忌惮的女儿才是他的忠臣啊。回想起自己先前对李长安的小心思,李隆基不仅有些唏嘘。
他看走了眼,没能看出来安禄山的野心,还被杨国忠蒙骗,好在这个幼女是个好的。
和来接应自己的军队会和之后,李隆基心里终于踏实了,安全得到保障之后便又有了心思关心自己的江山。
“如今局势如何?”李隆基坐上了马车,开始询问起天下局势。
这段时间李隆基忧心的不仅是自己安危,也对如今的天下局势十分担忧。
只是在逃亡路上,消息难以传递到他手中,沿途郡府所得知的消息也都是些零零散散的旧消息,如今大唐到底有多少城池落入了安禄山手中,河朔三镇的军队是否已经和叛军交上了手,这些消息李隆基是两眼一抹黑,一点都不知道。
有寿安公主领导作战天下局势自然一片大好,要是你现在就把皇位传给寿安公主,说不准一年都不用,天下就能平定。
萧临光心中腹诽着,面上表情却丝毫不变:“叛军已经攻破了长安城。”
李隆基长叹一口气,这个消息他在沿途郡县已经有所听闻了,如今从萧临光口中得到肯定的消息,李隆基心底那仅存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安禄山正在建造浑天台,听说已经让太史监的相士们开始选定新国号了。”萧临光接着道,面上还露出了悲切的神情。
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满脸都写着“大唐要亡了”几个字。
因为谁大唐才要亡呢?
李隆基咳嗽了两声,心里发虚。他记得萧嵩虽然治国差了点,徒有其表,但是说话还是很好听的啊,怎么萧嵩这个儿子说话这么不中听,句句都往他心口上扎刀子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