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第17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不担心齐和昌会因为自己之前和孟晓琴订过婚而徇私,他根本也不是那样的人。
  “进入老宅,我没有看到人,完全不知道她跑去了哪里。正想离开,就听见开门声,那栋老宅已经被损毁的差不多了,不管是堂屋还是东西厢的房门都破破烂烂的敞开着,突然那听到开门声,我觉得疑惑,就往声音来源方向走了几步。透过东厢房窗户,我看见了一面金砖墙。”
  现在回想起他当时看到的金光闪闪,程涛还是两眼放光,不是谁都有机会能见到这幅场景的,那可以一面金砖墙啊。
  还都是完全没有损毁的那种。
  听到程涛提起孟晓琴,齐和昌下意识皱起眉头。虽然他们订过婚,但是他是个不合格的未婚夫,他对女方家里还真不咋了解。
  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对方曾经经历过什么?
  前者他到现在都没有办法判断,后者是在他退婚之前才知道的。
  就是因为知道程涛和孟晓琴有旧怨,所以在程涛说他因为有所怀疑,所以跟着孟晓琴去看情况的时候,齐和昌并没有觉得突兀。
  不过,程涛的描述中,孟晓琴的作为却是极其突兀和不应该的。
  除了作为下乡知青去了万福公社,又做出那些事情之外,孟晓琴就只是一个普通人,家世普通,本人普通,如此普通的她怎么会知道那里有一面金砖墙。
  听程涛的意思,对方走进废弃宅院之后直接奔往东厢房,然后打开机关看了看就离开了。这能不能说明她早就知道那里有东西,所以才去的。
  这些事情本身是很匪夷所思的,细想之下就会觉得毛骨悚然。
  齐和昌对省城非常熟悉,他熟悉这里的每一个街道和胡同,这不是夸张,因为他这次执行的任务有其特殊性,所以他专门的记过。按照程涛的描述,那个废弃老宅应该就是文家老宅。
  文家老宅就在上个月都还有驻兵,这件事情鲜少有人知道,就连文家人自己都不知道,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孟晓琴回到省城可还没多久。
  几个条件累加,说明孟晓琴确实是知道那里有东西才过去的。那么,问题又来了,她怎么知道的?她难道还能未卜先知不成?
  都说人如果不喝孟婆汤,就能记得前世的一切,但这只是迷信,现实生活中没人信这个。但是又不得不说这种东西很玄妙,你信的时候它就很真,你不信的时候它就是假的,所以,孟晓琴到底是什么情况?
  齐和昌在想问题的时候,整个人非常严肃的,嘴唇微抿,眼神锐利,叫人不敢直视。
  不过程涛却很满意,把一个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的人留在外面,是很危险的。这个危险针对的不是孟晓琴,而是对于其他人。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程涛想要将这个害死舅爷的女人绳之以法,但是却没有办法,谁让他现在还活生生的站在这里?再加上对方是程小墩的亲生母亲,要处理起她来,还真的是挺难。
  但是就因为这样就要放任孟晓琴吗?
  显然不能。
  首先程涛他不甘心,别人不清楚,他难道还不知道吗?前世加今生孟晓琴手上欠了舅爷两条人命,就算她当时慌不择路,就算她当时可能都没有主观犯罪故意,但是她的罪行是真实存在的,无论如何都抹杀不了。
  孟晓琴就该受到制裁。不能因为他代替舅爷活着,就把舅爷这个人本身给抹杀掉,那个人是真实存在过的,他是程青松和毛凤莲生命的延续,是程红春和程红秋最宝贝的弟弟,也是程小墩的父亲,他一次又一次把孩子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他给了程小墩全部的关爱,他或许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不该被人这样抹杀存在。
  有很多事情是站在程涛的立场不能说,他说出来也没人相信。既然这个世界上只有他知道曾经发生过的那些事情,那罪魁祸首,当然也要在他手里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其次,就是他刚才所说的一样,孟晓琴这个人,不管是德行还是能力,都没有办法支撑起她知道的那些讯息,她没有办法把那些变成财富,造福自己和社会。
  虽然比别人多活了几十年,但是在这些方面她根本没有长进,就是和原来没被穿越的她自己相比,可能都比不过。几十年富家少奶奶的生活,已经腐蚀了她的思想,夺走了她的生存能力。
  如果她只是自己小打小闹倒还没什么,别说是改变历史前进的方向,她就算是改变自己的生活困境都不容易。
  程涛之所以能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孟晓琴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就算掌握了这么多信息,就算她刚开始已经狠到把所有的错都推给程传伟,自己也要获得自由,但是等最初的愤怒退去,回道省城之后,她给自己找的出路还是靠男人。
  这样的人,你指望她怎么能奋斗成人上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