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份总结材料分析了已有的信息,随后还指出了查案时发生的一个难点,那就是没有监控。二中的监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园里的监控,这部分监控极少,只有极少数地点有安装,比如校门处。问题是,学校对监控设施的维护不够,一个多月前监控设施就出现了问题,至今没有维修——这就是重点中学天生的傲慢,因为觉得不会出事,所以对安全问题并不上心。
  另一部分是教室里的监控,南都二中作为中考高考考点之一,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监控设备,问题是,因为人手不够,这套监控设备不到大考时压根不会启用。当然就算启用了,放学后也会关机。综合以上原因,警方没办法从电子监控里获取信息。
  南都二中处理监控的问题很草率,但这也是十几年前的实际情况决定的,那时候技术发展尚不成熟、监控设备比较贵、人们安装安防系统的意识淡漠等原因,出现这种情况,倒也不让人奇怪。
  副队长写了结论:虽然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监控视频,但根据法医的检查判断和潘越留下来的日记和遗书判断,潘越坠楼一案属于自杀,就此结案。
  第41章
  郗羽回到家时,郗家祖孙三代正坐在客厅在其乐融融的看选秀节目,郗羽本来准备回书房去,一眼扫过,程茵的笑脸在60寸的电视屏幕上十分醒目,她下意识站住,眼睛盯着电视机无法动弹了。
  郗广耀看小女儿:“你坐着看吧。”
  看到老爸的表情,郗羽又和姐姐姐夫对视一眼,知道他俩信守承诺,没把潘越的事情告诉家里人——否则老爸不可能这么平静的看着程茵主持的节目。
  “我站着就可以。”郗羽笑着说,“沙发上挤得慌。”
  外甥黎午阳小朋友很有眼色,对郗羽伸出手臂:“小姨抱。”
  相比起李泽文的妹妹,黎午阳小朋友真是可爱多了。她不会拒绝这么可爱的小朋友的要求,于是她抱着小朋友坐在沙发上,仔仔细细地开始看这台节目。
  全家人特别齐整,真有点合家团圆的意思。全家人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和和美美的坐在一起看电视了。由此可见,一台好的电视节目对促进家庭和谐是很有效的。
  电视节目里的一个三人组合正在表演自创的乐器,节奏挺美,裁判点评,然后程茵上场,笑盈盈和这个小组合聊了几句——这台节目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环节,就是请现场的观众屏幕前所有观众,为这些选手评分打票评价。现场还有一块大屏幕会实时放出全国网友的评论。
  直到此刻,郗羽才恍然大悟:“咿,这节目居然是现场直播的啊。”
  “这也是这台节目有意思的地方之一。普通的选秀节目根本不敢现场直播。”
  “原来是这样。”
  郗柔意有所指地说:“程茵对这个节目出力挺大,她做得挺出色的。”
  郗羽摸索着下巴,所有所思。即便对电视媒体并不了解,也知道直播节目难度压力很大,对主持人素质要求非常高。
  此时舞台上的三人组合在评委的轮次已经败下阵来,不得不黯然淘汰出场。程茵安慰了两人几句,又读着屏幕上的一条条评论,诸如“虽然你们被淘汰了,但我们永远支持你们!”“不论结合如何,希望你们不要放弃对音乐的追求。”
  “我非常欣赏你们的组合,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不断创造一个个奇迹,”程茵说,“虽然你们不得不暂时从舞台离开,但你们来过,创造过,表演过让观众朋友们见识了不一样的音乐;你们也曾影响过,感动过,震撼过所有收看我们节目前的观众。希望你们继续坚持下去。”
  其实是有些煽情的台词,一杯浓浓的心灵鸡汤。但程茵表情恳切,语调真切动人,连一点半点敷衍的情绪都看不到——真挚的态度真的特别能打动人,哪怕是套路,也能让人笑着流泪。
  节目的背景音乐随着程茵的结束语响起来。郗羽的思绪有点远,她想起当年的那个漂亮的做不出数学题就一脸委屈的小同桌,再看着屏幕上相隔千山万山巧笑倩兮的程茵——时间的力量真是强大。
  她感慨着她巨大的变化,也欣喜她的成就。
  郗羽最终还是没能看完这台节目——她亲了亲黎午阳小朋友,把他放下来,回到书房,有条不紊整理自己的旧资料。
  她从书架的最下层抱出两个一百升的塑料收纳箱,一蓝一白。大约是太多年没有打开的箱子的缘故,收纳箱表层有薄薄一层灰。擦干净收纳箱的外表,掀开盒盖,就可以看到堆得整整齐齐的各色笔记和她最心爱的图书——郗家是比较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有很好的爱书传统,在父母潜移默化的教育下,郗羽也有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她读书时留下的大部分笔记依然保存着。
  两个箱子容纳的资料大都是她初高中时一些笔记本。小学时代的教材保存意义不大,搬家的时候,绝大多数不太重要的旧书就资料被父母清理掉了;而她中学时代的教材被家里的亲戚拿走,据说是因为表弟表妹等人要用——显然,学霸的光环使得她用过的资料成为了珍贵的物品;至于大学时的教材和笔记跟着她去了美国,现在还放在她在新泽西的公寓里。
  她耳朵里塞着耳机,听着晚上的录音,从箱子里拿出一本本笔记翻看起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真是至理名言。李泽文叫她翻看这些老记事本真的很正确。
  初一时的记忆对她已经相当远了,她想从这些记事本里找到可能存在的信息,还打算翻出当年的一些同学的联系方式——想调查当年潘越事件的真相,她需要信息,需要很多警察忽略的信息,这些信息掌握在当年的同学们手里,十几年前的手机普及程度远远没有现在这么高,同学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全都靠家里的座机,她很可能在某些笔记本上记录了当年一些同班同学的联系方式。
  随后她翻到了初一年级的周记部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